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蛟绡

蛟绡

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传说鲛人所织的丝织品。泛指绢帛。蛟,通“鲛”。亦喻轻烟细雨。唐罗隐《江南行》:“江烟湿雨蛟绡软,漠漠小山眉黛浅。”宋陆游《临别成都帐饮万里桥赠谭德称》诗:“美人再拜乞利市,醉墨飞落生蛟绡。”


【词语蛟绡】   汉语词典:蛟绡

猜你喜欢

  • 杞人天

    源见“杞人忧天”。借指危急的国政局势。清李渔《风筝误.凯宴》:“靖烽烟,今朝撑住杞人天,荆棘铜驼免!”

  • 鹑衣

    源见“子夏衣”。指破烂的衣服。唐杜甫《风疾舟中伏枕书怀》诗:“乌几重重缚,鹑衣寸寸针。”宋梅尧臣《田家》诗之四:“卒岁岂堪念,鹑衣著更穿。”【词语鹑衣】   汉语大词典:鹑衣

  • 光为列星

    参见:死为星辰

  • 天柱

    源见“共工触柱”。神话中支撑天的柱子。唐王勃《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》:“地势极而南溟深,天柱高而北辰远。”亦比喻负重任者。田汉《关汉卿》五场:“可是自从读了文丞相的《正气歌》,才知道现在也还有这样不

  • 班衣拜舞

    同“斑衣戏彩”。宋王迈《念奴娇.寿洪运管》词:“好是佳旦称觞,班衣拜舞,有鹓雏相对。”

  • 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

    《诗经.王风.采葛》:“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(三秋:三个秋天,指三年的时间)。”朱熹集注:“言思念之深,未久而似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年有四时,时皆三月。三秋,谓九日也。设言三春,三夏,其义亦同

  • 维鹈

    《诗.曹风.候人》:“维鹈在梁,不濡其翼。”郑玄笺:“鹈在梁,当濡其翼,而不濡者,非其常也。以喻小人在朝,亦非其常。”鹈,鹈鹕,水鸟名。梁,断水捕鱼的堰。后因以“维鹈”比喻小人在朝或比喻居官而不称职。

  • 平阳第

    源见“平阳歌舞”。泛指贵戚府第。唐 高峤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“歌入平阳第,舞对石崇家。”

  • 定省凊温

    同“晨昏温凊”。明 吾丘瑞《运甓记.庐山会合》:“怎知他近来康履。总然是身安体豫,其如我定省凊温无地。”【词语定省凊温】  成语:定省凊温汉语大词典:定省凊温

  • 积雪囊萤

    源见“孙康映雪”、“囊萤照读”。意谓勤苦读书,求学上进。元郑光祖《㑇梅香》一折:“咱祖父乃文林华胄,况外戚是儒业簪缨,哀先祖几乎绝嗣,使小姐振厥家声。又何须悬头刺股、积雪囊萤,那里也齐家治国、显姓扬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