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左传.哀公六年》:“冬十月(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,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。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、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,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。)丁卯(二十四日),立之(公元前四八九
同“犯鳞”。宋梅尧臣《送马司谏使北》诗:“每逆龙鳞司谏诤,又持旄节使阴山。”
同“漆室忧葵”。清陈书《闻特舟以酒食至》诗:“柴门却扫非天意,漆室悲吟少报章。”
源见“完璧归赵”。谓原物归还。《冷眼观》二七回:“至于老兄垫用的款子,兄弟马上就派账房如数归赵就是了。”【词语归赵】 汉语大词典:归赵
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卷八:“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日湘夫人。舜崩,二妃啼,以涕挥竹,竹尽斑。”南朝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湘水去岸三十里许有相思宫、望帝台。昔舜南巡而葬于苍梧之野,尧之二女娥皇、女英追之不及
《论语.为政》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,而众星共之。”共,通“拱”。谓众星环绕北斗。比喻环绕卫护。唐柳宗元《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》:“诸山来朝,势若星拱。”清昭梿《啸亭杂录.八旗之制》:“镶
南朝.梁.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”(《文选》卷四十三)丘文此四句是写江南暮春之景象,淡淡点染,美不胜收,其旨在于动陈伯之以乡国之思。后因用为描摹春光春色之典。宋
《论语.子路》:“叶公问政,子曰:‘近者说(悦),远者来。’”后以“近悦远来”形容政治清明,远近归附。唐白居易《除李夷简西川节度使制》:“专奉诏条,削去弊政……近悦远来,归如流水。”并列 能使邻近的人
宋邵伯温《闻见前录》卷六载:宋王祐事太祖为知制诰,太祖遣使魏州,许以使还为相。及还而未果,祐笑谓亲宾曰:“某不做,儿子二郎必做。”二郎,其仲子旦,后果为真宗相。后因以为子侄为相的典故。宋刘克庄《水龙吟
源见“击壤歌”。又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知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”原谓人民吃得饱,有余闲游戏。后以“击壤鼓腹”称颂太平盛世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景祐三年》:“为致治之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