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被坚执锐

被坚执锐

被(pī批):通“披”。坚:指铠甲。锐:指锐利的武器。此典指宋义对项羽说:披铠甲、执武器,我宋义不如您。宋义,原楚国令尹(春秋、战国时楚国最高官职,掌军政大权),参加秦末农民起义为将领,初属项梁。见项梁骄傲轻敌,曾予婉言规劝,项梁不听,派他使齐。秦、楚两军会战定陶(今山东定陶西北)前,宋义曾预言项梁军必败。后果败。项梁战死后,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、项羽为次将、范增为末将,率兵解救赵王巨鹿(今河北平乡北)之围,行至安阳(今山东曹县东南),宋义逗留46日不进,项羽建议迅速进军,内外夹击秦军,必然取胜。宋义要先让秦、赵相斗,筋疲力尽,然后楚军出击,打败秦军。宋义自以为得计地对项羽说:“那个披铠甲、拿武器作战,我宋义不如您项羽;但是坐着运算筹画计策,您项羽不如我宋义。”后以此典比喻全副武装、投入战斗。此典又作“披坚执锐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7《项羽本纪》305页:“夫被坚执锐,义不如公;坐而运策,公不如义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延寿《北史·裴宽列传》:“帝顾谓诸公曰:‘被坚执锐,或有其人;疾风劲草,岁寒方验。”唐·刘禹锡《请赴行营表》:“臣再授兵符,夙参军幕。披坚执锐,虽未经于戎行;制胜伐谋,亦常习于事业。”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83回:“其余诸将,或从讨逆将军,或从当今大王,皆披坚执锐,出生入死之士。”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男生子》:“杨妻夙智勇……归则传齐诸将,披坚执锐,以待消息。” 郭沫若《读了“记殷周殉人之史实”》:“奴隶社会里面,工、农、兵是没有十分分工的,耕田时是农,服役时是工,有事时被坚执锐便是兵。”


并列 被,通“披”。坚,指坚固的铠甲。锐,指精锐的武器。身披坚固的甲胄,手持锐利的武器。语出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吾被坚执锐,赴强敌而死。”宋·王《燕翼诒谋录》卷4:“政和乃悉易以大夫、郎之称,此岂~驰骤弓马者之所宜称乎?”※被,不读作bèi。△多用于指上战场。→披甲执兵 ↔手无寸铁。 也作“被甲执锐”、“披坚执锐”。


【词语被坚执锐】  成语:被坚执锐汉语词典:被坚执锐

猜你喜欢

  • 金兰之友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;同心之言,其臭如兰。”后因称志同道合的好友为“金兰之友”。《文选.刘孝标〈广绝交论〉》:“自昔把臂之英,金兰之友,曾无羊舌下泣之仁,宁慕郈成分宅之德。”吕济延注:

  • 犬牙相制

    此典指宋昌对汉文帝说,高祖刘邦封亲属当各地的王,使他们地界相连,如犬牙上下交错,可以互相牵制。汉文帝(前202——前157年),姓刘名恒,是高祖刘邦的中子。刘邦破陈豨(xī西)军,定代(今河北省与内蒙

  • 埋琼树

    同“埋玉树”。明文徵明《夜读亡友刘协中诗》诗:“眼中堪恨埋琼树,天上徒闻有玉楼。”

  • 罗浮客

    源见“罗浮梦”。指传说中的梅花仙女。明高启《梅花》诗之四:“一尊欲访罗浮客,落叶空山正掩门。”【词语罗浮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罗浮客

  • 稚珪蛙鸣

    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南朝 齐孔稚珪把蛙鸣当作两部鼓吹。表现了淡于名利悠闲自适之情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稚珪蛙鸣,彦伦鹤怨。”

  • 韦编三绝

    韦:熟牛(或其他兽)皮条。编:编成竹简册籍。 三绝:多次磨断。 此典指孔子阅读《易经》次数太多,使联串竹简册籍之皮条多次磨断。后以此典形容读书勤奋,精研细读。 孔子晚年喜好阅读《易经》,并为《彖》、《

  • 百读不厌

    宋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诗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谓诵读多遍,不感厌倦。形容文章高超。鲁迅《彷徨.高老夫子》:“是的,那——‘中国国粹义务论’真真是要言不烦,百读不厌!”连动 形容作

  • 宾实

    《庄子.逍遥游》:“名者,实之宾也。”后因以“宾实”谓名声与事功相称。南朝 梁钟嵘《诗品.总论》:“昔九品论人,《七略》裁士,校以宾实,诚多未值。”《隋书.李德林传》:“至若臣者,本惭宾实,非勋非德,

  • 竹马儿童

    源见“竹马交迎”。泛指迎送地方官吏的人群。宋刘辰翁《宝鼎现.春月》词:“肠断竹马儿童,空见说、三千乐指。”

  • 钧天广乐

    《史记.扁鹊传》:“(赵)简子寤,语诸大夫曰:‘我之帝所甚乐,与百神游于钧天,广乐九奏万舞,不类三代之乐,其声动心。’”钧天,天帝所居:广乐,广大之乐。“钧天广乐”指神话中的天上音乐。《文选》汉.张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