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纫兰佩”。唐韩愈孟郊《遣兴联句》:“殷鉴谅不远,佩兰永芬芳。”【词语佩兰】 汉语大词典:佩兰
《真人关尹传》:“老子曰:‘真人游时各坐莲华之上,华径一丈,有反生灵香,逆风闻三十里。’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九百八十三引)反风香,即道家所指反生香,莲香逆风闻三十里,后因用为咏仙道之典。唐.顾况《朝上
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晚而喜《易》……读《易》,韦编三绝。”三绝,指多次断绝。孔子晚年反复研读《周易》,以致编联竹简的牛皮带因经久摩挲而多次断绝。后来便以此来形容读书的刻苦与勤奋。晋.葛洪《抱朴子
《礼记.内则》:“子事父母,鸡初鸣,咸盥漱,栉?笄总。”栉,梳发;?,用缯束发髻。后因以“栉?”泛指事奉父母起居。宋陆游《皇帝御正殿贺皇太子笺》:“以密赞为子职,岂独寝门栉?之恭。”
源见”桑中“。指美人居住之所。汉司马相如《美人赋》:“途出郑 卫,道由桑中;朝发溱 洧,暮宿上宫。”南朝 梁江淹《别赋》:“桑中 卫女,上宫 陈娥。”【词语上宫】 汉语大词典:上宫
《诗.周颂.敬之》:“日就月将,学有缉熙于光明。”孔颖达疏:“日就,谓学之使每日有成就;月将,谓至于一月则有可行。言当习之以积渐也。”朱熹集传:“将,进也……日有所就,月有所进,续而明之,以至于光明。
源见“椒花颂”。后常用以表示春节祝贺之意。北周庾信《正旦蒙赵王赉酒》诗:“柏叶随铭至,椒花逐颂来。”唐杜甫《十二月一日》诗之一:“未将梅蕊惊愁眼,要取椒花媚远天。”仇兆鳌注:“春将至,故椒花欲颂。”【
在落花时节,一人孑然伫立,面对微雨之中,双燕翩翩飞舞。 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人的寂寥惆怅的伤春之情。语出五代.翁翃《闺怨》:“又是春残也,如何出翠帷。落花人独立,微雨燕双飞。”宋.晏几道《临江仙》:“去
古曲调名,又叫《渭城曲》。唐代诗人王维写有一首送别诗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浥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饮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后来入乐府,以为送别曲,反复诵唱,谓之“阳关三叠”。宋.苏轼在
同“击楫中流”。宋戴复古《题徐京伯通判北征诗卷》诗:“衔枚冲雪夜,击楫誓江时。此志无人共,愁吟两鬓丝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