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谏伏青蒲

谏伏青蒲

青蒲:用蒲草编织的席垫,铺在皇帝寝室内,除皇后之外,任何人不得至此。汉元帝竟宁元年(前33年),元帝病重。宠妃傅昭仪及其子定陶王常在元帝身边侍奉,而皇后和太子却很少能见到元帝。汉元帝病情逐渐加重,心情常常不平静,好几次询问尚书(执掌殿内文书,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的官)当年汉景帝立胶东王的史事。这时,太子的大舅阳平侯王凤任卫尉侍中,他和皇后、太子都为此而忧伤,但又无计可施。驸马都尉史丹利用与皇上关系密切,可以前去探病侍奉的机会,等到元帝独自一人时,史丹走进元帝卧室,叩头后就趴在青蒲上,哭着说:“皇太子是皇后生的长子,立为太子已经十多年了,全国百姓都知道,而且都衷心拥戴他。现在社会上传言,看到定陶王平素一贯受到您的宠爱,认为您在立谁为太子上有动摇,想要废掉太子另立定陶王。如确实这样,朝廷百官将拚死劝诤,不会接受这种旨意的。我希望先赐我一死,来给各位大臣做个样子吧!”元帝平素为人仁厚,不忍心看史丹哭泣,被他那恳切的语言打动了,就改变了主意。太子因此就保住了继承皇位的资格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2《史丹传》3377、3378页:“竟宁元年,上寝疾,傅昭仪及定陶王常在左右,而皇后太子希(通“稀”)得进见。上疾稍侵,意忽忽不平,数问尚书以景帝时立胶东王故事。是时,太子长舅阳平侯王凤为卫尉侍中,与皇后、太子皆忧,不知所出。(史)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,候上间独寝时,丹直入卧内,顿首伏青蒲上,涕泣言曰:‘皇太子以適(dí的,通“嫡”,正妻的儿子)长立,积十余年,名号系于百姓,天下莫不归心臣子。见定陶王雅素爱幸,今者道路流言,为国生意,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。审若此,公卿以下必以死争,不奉诏。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!’天子素仁,不忍见丹涕泣,言又切至,上意大感,……太子由是遂为嗣矣。”

【例句】:

北周·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伏愿览青蒲之奏,曲允微城;诏凤凰之池,特收严召。” 唐·杜甫《壮游》:“斯时伏青蒲,廷争守御床”。 唐·韩愈《答张彻》:“峨豸忝备列,伏蒲愧分泾。” 唐·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议高通白虎,谏切伏青蒲。” 唐·元稹《令狐楚等加阶》:“深敏敬恭,寤寐思理,伏蒲焚稿,知无不为。” 唐·许浑《闻边将刘皋无辜受戮》:“却赖汉庭多烈士,至今犹自伏蒲论。” 唐·杜牧《闻开江相国宋下世二首》之2:““宵衣肝食明天子,日伏青蒲不为言。” 宋·毛开《满江红·送施德初》:“谁不羡,伏蒲忠鲠,演纶词笔。” 清·郭嵩焘《再和会合诗奉答刘孟容兄》:“我思伏青蒲,芒鞋见天子。” 清·丘逢甲《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》:“红莲幕客苍梧守,未许青蒲作直臣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史丹传》:“ (史) 丹以亲密臣得侍视疾,候上间独寝时,丹直入卧内,顿首伏青蒲上,涕泣言曰:‘皇太子以適 (嫡) 长立,积十余年,名号系于百姓,天下莫不归心臣子。见定陶王雅素爱幸,今者道路流言,为国生意,以为太子有动摇之议。审若此,公卿以下必以死争,不奉诏。臣愿先赐死以示群臣!’天子素仁,不忍见丹涕泣,言又切至,上意大感,……丹嘘唏而起。太子由是遂为嗣矣。”

【今译】 汉元帝病重时欲废太子另立。驸马都尉史丹趁探视元帝的机会直入卧室,伏在青蒲上叩首流涕,向元帝进谏说,太子为嫡长子,已立有十几年,百姓皆知。现传言欲废太子,若确如此,必遭公卿百官反对而拒不奉诏。请先赐我死以给群臣做个样子! 元帝不忍见史丹痛哭,又感其言辞恳切,于是同意不废太子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直臣强谏。

【典形】 伏蒲、伏青蒲、谏伏青蒲、青蒲之奏、青蒲直臣。

【示例】

〔伏蒲〕 唐·元稹《令狐楚等加阶》:“深敏敬恭,寤寐思理,伏蒲焚稿,知无不为。”

〔伏青蒲〕 唐·杜甫《壮游》:“斯时伏青蒲,廷诤守御床。”

〔谏伏青蒲〕 唐·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议高通白虎,谏切伏青蒲。”

〔青蒲之奏〕北周·庾信《为杞公让宗师骠骑表》:“伏愿览青蒲之奏,曲允微诚; 诏凤凰之池,特收严召。”

〔青蒲直臣〕 清·丘逢甲《啸桐北上归卧病沪渎》:“红莲幕客苍梧守,未许青蒲作直臣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

    行迈:走路。靡靡:行走迟缓貌。 走路慢慢吞吞,心里晃晃荡荡。 形容心情沉重惶惑。语出《诗.王风.黍离》:“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”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.怨怒》:“正值雨雪,俱乘款

  • 思鹅炙

    源见“乞鹅炙”。形容英雄或贵人尚未发迹,生活困窘。唐李商隐《为盐州刺史奉举李孚判官状》:“京口刘生,方思鹅炙;洛阳 苏子,已弊貂裘。”

  • 歌鼓盆

    源见“鼓盆”。指丧妻。清林寿图《感逝》诗之一:“昔者漆园叟,箕踞歌鼓盆。”

  • 殿上虎

    对敢谏之臣刘安世的称谓。刘安世(1048-1125年)字器之,宋大名(今河北大名)人。神宗熙宁进士。不就选,从学于司马光。哲宗元祐三年(1088年)由吕公著推荐为右正言,累迁左谏议大夫。他身材魁伟,声

  • 嚼齿穿龈

    《新唐书.张巡传》:“十月癸卯,贼攻城(注:此时安禄山已死,其子安庆绪派部将尹子奇率兵十余万围攻睢阳城),士病不能战。巡西向拜曰:‘孤城备竭,弗能全。臣生不能报陛下,死为鬼以疠贼。’城遂陷,与远(睢阳

  • 戏莱斑

    同“戏彩娱亲”。宋 翁溪园《水调歌头.寿常州刘守》词:“寿仙堂下,应伴凫舄戏莱斑。”

  • 黑漆皮灯笼

    元代歌谣中讽刺官吏贪赃纳贿,置民间疾苦于不问,谓之“黑漆皮灯笼”。元代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十九记载:元朝至正年间,朝廷遣使去各地了解民间疾苦,使者却贪赃纳贿,恣肆搜刮,于是百姓讥刺道:“官吏黑漆皮灯笼,

  • 蝇粪点玉

    苍蝇的粪能够玷污美玉,比喻奸佞害善。宋陆佃《埤雅》:“青蝇粪尤能败物,虽玉犹不免,所谓蝇粪点玉是也。”主谓 点,玷污。比喻完美的事物遭到玷污或正直的人遭到谗人的诽谤诬蔑。语本唐·陈子昂《宴胡楚真禁所》

  • 解雨

    《易.解》:“天地解而雷雨作。”高亨注:“天地解,谓春来之后,天地开通,阴阳交流,气候暖,冰冻释。”后因以“解雨”谓下雨。宋苏轼《郊祀庆成》诗:“需云遍枯槁,解雨达勾萌。”【词语解雨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结绳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:“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。”孔颖达疏:“结绳者,郑康成注云:‘事大,大结其绳;事小,小结其绳。’义或然也。”本指上古无文字,用结绳方法记事,后以之借指上古时代。晋孙绰《喻道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