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庄子.盗跖》:“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文公。文公后背之。子推怒而去,抱树燔死。”汉.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十第三章:“晋文公重耳亡过曹,里凫须从,因盗重耳资而亡。重耳无粮,馁不能行,子推割股肉以食重
旧题汉郭宪《洞冥记》卷四:“帝升望月台,时暝望南端,有三青鸭群飞,俄而止于台……青鸭化为三小童,皆著青绮文?,各握鲸文大钱五枚,置帝几前。身止影动,因名轻影钱。”凫,野鸭。后因以“青凫”指钱。南朝梁元
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曰:‘后生可畏,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?四十、五十而无闻焉,斯亦不足畏也已。’”孔子曾说过:后生可畏。故后用以称誉年少人之典。唐.李白《上星邕》有“宣父犹能畏后生,丈夫未可轻少年”句。
《汉书.扬雄传》:“又怪屈原文过相如,至不容,作《离骚》,自投江而死,悲其文,读之未尝不流涕也。以为君子得时则大行,不得时则龙蛇(比喻退隐),遇不遇命也,何必湛(同沈,沉没)身哉!乃作书,往往摭(拾也
镜中之花,水中之月。本是比喻诗中所谓空灵的意境。明代谢榛《诗家直说》卷一:“诗有可解不可解,不必解,若水月镜花,勿泥其迹可也。”后亦用以比喻虚幻之事。见“水月镜花”。《说岳全传》61回:“阿弥陀佛,为
源见“负荆请罪”。指顾全大局,消除个人恩怨的风范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共追廉 蔺之迹,同慕寇 贾之风。”
源见“紫气东来”。借指隐逸或出世学道。明冯惟敏《点绛唇.李中麓归田》曲:“我则待鹤背云头,八极周游,函谷骑牛,采石登舟。”
源见“二疏还乡”。称誉人功遂身退,及时归隐。唐李绅《肥河维舟阻冻祗待敕命》诗之二:“淮阳效理空多病,疏受辞荣岂恋班。”
同“杜甫山”。清程先贞《乙未元旦》诗:“饭颗相逢怜杜瘦,糠稃自食逊陈肥。”
源见“叉手吟”。形容文思敏捷。清赵翼《集益斋即事戏呈休宁座主》诗:“公于此已肱三折,我愧才非手八叉。”【词语手八叉】 汉语大词典:手八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