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.田汝成《委巷丛谈》:“宋绍兴乙卯(公元1135年),以旱祷雨。谏议大夫赵霈上言:‘自来祈祷断屠(指禁止杀牲),止禁猪羊,今后并请禁鹅鸭。’时胡致堂在两掖(掖,本指掖庭,此泛指宫中的官署,因胡寅当时
《史记.黥布列传》:“布兵精甚,上乃壁庸城,望布军置陈如项籍军,上恶之。”秦末英布(受黥刑后称黥布)起义,是善战的勇将,他反叛汉高祖,会战于甀,列阵如同项羽一样,十分严谨。后遂用为称美才能之典。唐.杜
源见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形容人品行高尚,自能受人爱戴敬仰。金元好问《送杜招抚归西山》诗:“父老渔樵知有社,将军桃李自成蹊。”【词语桃李自成蹊】 成语:桃李自成蹊
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指安贫乐道的风尚。宋苏辙《冬至雪》诗之二:“佳节萧条陋巷中,雪穿窗户有颜风。”【词语颜风】 汉语大词典:颜风
转圜( ㄩㄢˊ yuán ):转动圆体器物。比喻便易迅速。 顺从规劝好象转动圆体器物一样。 表示接受意见非常爽快。语出《汉书.梅福传》:“昔高祖纳善若不及,从谏若转圜。”颜师古注:“转圜,言其顺
匪:非。夷:通“彝”,常道。 不是根据常理所能想象得到的。 后常用以形容人的思想离奇。语出《易.涣》:“涣有丘,匪夷所思。”清.梁绍壬《两般秋雨盦随笔》卷一:“孤山林和靖(逋)祠,塑女像为偶,题曰
源见“共工触柱”。形容时局危难。唐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诗:“疑是崆峒来,恐触天柱折。”
源见“乘鸾”。谓男女相慕。唐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诗:“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。”清李渔《怜香伴.闺和》:“莫不是玉人何处教吹箫,莫不是嫦娥应悔偷灵药。”主谓、传说春秋时秦有箫史善吹萧,秦穆公
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郑人缓也呻吟裘氏之地(呻吟,吟咏,读书声)。祇三年而缓为儒(祇,适),河润九里,泽及三族,使其弟墨(指在缓的教育影响下,其弟翟修养成为墨教)。儒墨相与辩,其父助翟。十年而缓自杀。其
《文选》卷十一晋.孙兴公(绰)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忽乎吾之将行,仍羽人于丹丘,寻不死之福庭。”唐.李善注:引《楚辞.远游》:“仍羽人于丹丘兮,留不死之旧乡。”并王逸注:“因就众仙于明光也。丹丘,昼夜常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