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逼上梁山

逼上梁山

水浒传》这本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中,有林冲、武松等许多人物被逼上梁山泊参加起义的情节。后因以“逼上梁山”喻指被迫走上反抗的道路。《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.平粤纪闻》:“周立春于十二日至嘉定,现已逼上梁山,势难招抚。”亦以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。浩然《苍生》二五段:“田留根没有来这儿‘为人民服务’的自觉性,他是被他所敬畏的老队长‘逼上梁山’的。”


述宾 《水浒传》有林冲等人为官府所逼,上梁山造反的情节,后比喻被逼无奈而采取某种行动。柳建伟《苍茫冬日》:“后来,我们叫那架望远镜折磨得无地自容的时候,就原谅了翠屏,~,能有什么办法?”△多用于无可奈何方面。→铤而走险↔自告奋勇


【词语逼上梁山】  成语:逼上梁山汉语词典:逼上梁山

猜你喜欢

  • 冰炭置肠

    《庄子.人间世》:“事若成,则必有阴阳之患。”晋.郭象注:“人患虽去,然喜惧战于胸中,固已结冰炭于五脏矣!”唐.成玄英疏:“变昔日之忧为今时之喜。喜惧交集于一心,阴阳勃战于五藏,冰炭聚结,非患如何?”

  • 敞妇蛾眉

    源见“张敞画眉”。形容女子眉毛修饰妩媚。清李渔《朱母方孺人写真索题》诗:“麻姑玉甲随年长,敞妇蛾眉赛月弯。”

  • 白社

    晋.王隐《晋书》:“董京字威辇,不知何许人。太始初,值魏禅晋,遂被发徉狂,常宿白社中,时乞于市,得残碎缯絮结以自覆,全帛佳绵则不肯受。著作孙楚就社中与语,遂载以归。终不肯坐。后数年去,莫知其所,其寝处

  • 颠夭

    《尚书.周书.君奭》:“惟文王尚克修和我有夏。亦惟有若虢叔,有若闳夭,有若散宜生,有若泰颠,有若南宫括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凡五臣佐文王为胥附、奔走、先后、御侮之任。”颠夭是周文王的贤臣泰颠、闳夭的

  • 胡钉铰

    唐范摅《云溪友议》卷九载:唐 贞元、元和间有胡令能,以钉铰(剪刀)为业,能诗,不废钉铰之业,远近号为“胡钉铰”。后用为咏通俗诗之典。清赵翼《赠说书黄道士》诗:“张打油诗岂必工,胡钉铰句不嫌苟。”邓溥《

  • 无用刍狗

    源见“刍狗”。喻不为世用之人。唐骆宾王《与程将军书》:“若下仆者,天地中一无用刍狗耳。”

  • 偷曲

    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李謩擪笛傍宫墙,偷得新翻数般曲。”自注:“又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,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。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,大骇之。明日密遣捕捉笛者,诘验之,自云:‘某其夕窃于

  • 高宴柏梁

    同“柏梁赋诗”。宋刁衎《汉武》诗:“高宴柏梁词句仰,横汾箫鼓乐难穷。”

  • 洪乔掷水

    源见“致书邮”。谓邮人毁坏信件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洪乔掷水,陈泰挂壁。”

  • 雨霖铃

    唐代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帝幸蜀,南入斜谷。属霖雨弥旬,于栈道雨中,闻玲声与山相应,帝既悼念贵妃,因采其声为《雨霖铃曲》,以寄恨焉。……复幸华清宫,……帝于望京楼命张徽奏《雨霖铃曲》,不觉悽怆流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