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金针度人

金针度人

唐.冯翊《桂苑丛谈.史遗》:“郑代,肃宗时为润州刺史,兄侃,嫂张氏,女年十六,名采娘,淑贞其仪。七夕夜陈香筵祈于织女,……曰:愿丐巧耳。乃遗一金人长寸余,缀于纸上,置裙带中。令三日勿语,汝当奇巧。”

又金.元好问《论诗》诗:“鸳鸯绣出从教客,莫把金针度与人。”

后又将此联系凝缩为“金针度人”。度,引度,引申为传授。“金针度人”用以比喻将种度技艺传授给人。

鲁迅《集外集拾遗.怀旧》:“用笔之活可作金针度人。”


主谓 把刺绣的诀窍传授他人。比喻把技艺的秘法、诀窍传给他人。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怀旧》:“用笔之活可作~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写传授技艺给他人。→口授心传 ↔秘而不泄


【词语金针度人】  成语:金针度人汉语词典:金针度人

猜你喜欢

  • 不患贫而患不安

    见〔有国有家者,不患寡而患不均,不患贫而患不安〕。

  • 画地为饼

    同“画地饼”。宋苏轼《二王书跋》诗:“画地为饼未必似,要令痴儿出馋水。”【词语画地为饼】   汉语大词典:画地为饼

  • 如汤化雪

    见“如汤沃雪”。明·冯梦龙《精忠旗·北朝复地》:“提刀上马,~,谁敢争持。”【词语如汤化雪】  成语:如汤化雪

  • 祸兴萧墙

    见“祸起萧墙”。唐·鲍溶《长城作》:“~内,万里防祸根。”【词语祸兴萧墙】  成语:祸兴萧墙

  • 唯上知与下愚不移

    《论语.阳货》:“子曰:‘唯上知与下愚不移。’”孔子说:“唯有最富有智慧的人和最愚昧的人,他们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。”后因用为上知下愚禀性难移之典。《汉书.文三王传.梁孝文传》:“立少失父母,孤弱处深宫

  • 嗣产

    《左传.襄公三十年》:“我有子弟,子产诲之。我有田畴,子产殖之。子产而死,谁其嗣之?”杜预注:“嗣,续也。”后因以“嗣产”为颂美官吏能继承前贤事业之典。元袁桷《播州宣抚杨资德》诗:“客有依刘感,人传嗣

  • 挥弦目送

    源见“手挥目送”。形容赏心悦目,怡然自得。宋韩淲《朝中措.梅月圆》词:“但愿人生长久,挥弦目送飞鸿。”

  • 龙岫

    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梁孝王好营造宫室苑囿之乐,作曜华之宫,筑兔园,园中有百灵山,山有肤寸石、落猿岩、栖龙岫,又有雁池。”后因以“龙岫”泛指精美的湖山建筑。唐李峤《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》诗:“对岩

  • 宣室召

    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后岁余,文帝思谊,征之。至,入见,上方受釐,坐宣室。上因感鬼神事,而问鬼神之本。谊具道所以然之故。至夜半,文帝前席。既罢,曰:‘吾久不见贾生,自以为过之,今不及也。’”《史记.屈原

  • 定远

    参见:班定远【词语定远】   汉语大词典:定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