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铜琶铁板

铜琶铁板

宋.俞文豹《吹剑续录》:“东坡(注:苏轼的号)在玉堂(注:翰林院),有幕士善讴,因问:‘我词比柳词(注:柳永的词)何如?’对曰:‘柳郎中词,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,唱杨柳岸晓风残月;学士词,须关西大汉执铁板,唱大江东去。’公为之绝倒。”《历代诗余》引作“须关西大汉,铜琵琶铁绰板,唱‘大江东去’。”

幕士形象地说,苏轼的词须关西大汉用铜琵琶、铁绰板伴唱“大江东去”,表示苏轼词的豪放激越。后因以“铜琶铁板”为文辞豪爽雄健的典故。

清.吴沃尧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九回:“铜琶铁板声声恨,剩馥残膏字字哀。”

魏明伦《醉写孙月霞》:“谁料她笔走龙蛇,一扫脂粉气,满纸须眉情。黄钟大吕,铁板铜琶,一个个雄健阳刚的男主角扑面奔来……”


并列 比喻文辞激越豪放。语本宋·俞文豹《吹剑续录》:“东坡在玉堂,有幕士善讴,因问:‘我词比柳词何如?’对曰:‘柳郎中词,只好十七,八女孩儿,执红牙拍板,唱杨柳岸晓风残月;学士词,须关西大汉,执铁板,唱大江东去。’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49回:“~声声恨,剩馥残膏字字哀。”※琶,不读作bā。△常用以形容文学作品的风格。 →悬河泻水 ↔缓丝慢竹


【词语铜琶铁板】  成语:铜琶铁板汉语词典:铜琶铁板

猜你喜欢

  • 漉春醅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指饮酒。唐刘言史《葛巾歌》:“草堂窗底漉春醅,山寺门前逢暮雨。”

  • 呼沱饭

    同“滹沱麦饭”。宋 陶穀《清异录.馔羞》:“光武在滹沱,有公孙豆粥之荐,至今西北州县,有号粥为呼沱饭者。”呼沱,即滹沱。【词语呼沱饭】   汉语大词典:呼沱饭

  • 银样镴枪头

    元.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你原来‘苗而不秀’,呸,一个银样镴枪头!”秀,秀穗结实。镴,锡铝合金,白色似银而质软。镴做的枪头,表面似银好看,因质软而不能击刺。后用以比喻徒有其表,却中看不中用。

  • 簠簋不饰

    簠( ㄊㄨˇ tǔ 府)、簋( ㄍㄨㄟˋ guì 鬼):古食器,常用于祭祀。不饰:不整顿。旧时弹劾官吏贪污常用此语,是一种委婉的说法。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古者大臣有坐不廉而废者,不谓不廉,曰‘

  • 莼鲈思

    同“莼鲈归思”。清朱彝尊《食魱鱼》诗:“稻蟹时方早,莼鲈思莫频。”

  • 全归

    源见“全受全归”。谓保身而得善名以终。唐元结《夏侯岳州表》:“公既寿而贵,保家全归。”【词语全归】   汉语大词典:全归

  • 伶伦

    源见“伶伦凤律”。传说为黄帝时乐官。古代以为乐律的创始者。后用为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。唐柳宗元《青水驿丛竹》诗:“只应更使伶伦见,写尽雌雄双凤鸣。”唐沈既济《任氏传》:“某,秦人也,生长秦城,家本伶伦

  • 惠休才

    《宋书.徐湛之传》:“沙门惠休,善属文,湛之与之甚厚。”又南朝 宋鲍照有《秋日示休上人》、《答休上人》等诗,并附有惠休《赠鲍侍郎诗》。后因以“惠休才”美称僧人善作诗文。唐吴融《酬僧》诗:“吾师既续惠休

  • 巫山云雨

    战国 楚宋玉《高唐赋》序:“昔者先王尝游高唐,怠而昼寝。梦见一妇人,曰:‘妾巫山之女也,为高唐之客,闻君游高唐,愿荐枕席。’王因幸之。去而辞曰:‘妾在巫山之阳,高丘之阻,旦为朝云,暮为行雨,朝朝暮暮,

  • 赤汗

    源见“赤汗赭沫”。指赤汗马所流赤色汗水。唐杜甫《玉腕骝》诗:“骖骝飘赤汗,跼蹐顾长楸。”【词语赤汗】   汉语大词典:赤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