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安西笑

长安西笑

源见“屠门大嚼”。谓渴慕帝都。清 丘逢甲《秋兴次张六士韵》:“未解长安西笑乐,薜萝门外是天涯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桓谭《新论》:“关东鄙语曰:‘人闻长安乐,则出门西向而笑;知肉味美,则对屠门而大嚼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京城长安繁华富庶,令人向往,函谷关以东的人说,听说长安乐,出门就向西而笑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仰慕京城,思念朝廷。

【典形】 长安乐、长安西笑、西向笑、西笑、西笑望长安、向长安笑、西笑忆长安、忘西笑、蓬门西笑、轻西笑、出门向西笑。

【示例】

〔长安乐〕 清· 程先贞 《还山春事》:“凭人莫说长安乐,瞽老惟知笑向东。”

〔长安西笑〕 清·丘逢甲《秋兴次张六士韵》之五:“未解长安西笑乐,薜萝门外是天涯。”

〔西向笑〕 唐·骆宾王《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》:“唯余西向笑,暂似当长安。”

〔西笑〕 唐·李白《经乱怕将避地剡中》:“四海望长安,颦眉寡西笑。”

〔西笑望长安〕 清·程先贞 《感遇》:“西笑望长安,高高隔烟树。”

〔向长安笑〕 清·尤侗《别长安》:“出门莫向长安笑,曾在长安望故乡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眉斧

    《吕氏春秋.孟春》:“靡曼皓齿,郑 卫之音,务以自乐,命之曰伐性之斧。”汉枚乘《七发》:“皓齿蛾眉,命曰伐性之斧。”后因以“眉斧”喻女色。宋苏轼《次韵钱穆父王仲至同赏田曹梅花》:“鬂霜未易扫,眉斧真自

  • 竖子

    源见“病入膏肓”。指病魔。宋陆游《小疾偶书》诗:“竖子何劳一除扫,区区犹欲恃膏肓。”【词语竖子】   汉语大词典:竖子

  • 管城君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宋刘克庄《贺新郎》词:“不但槊棋夸妙手,管城君、亦自无勍敌。终 贾辈,恐难匹。”【词语管城君】   汉语大词典:管城君

  • 口将言而嗫嚅

    嗫嚅( ㄋㄧㄝˋ niè ㄖㄨˊ rú ):要说不说的样子。 想要说话,又吞吞吐吐。 形容有所畏惧而不敢畅所欲言。语出唐.韩愈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伺候于公卿之门,奔走于形势之途,足将进而

  • 耳习目染

    见“耳濡目染”。老舍《四世同堂》1:“还有,老人自幼自长在北京,~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。”【词语耳习目染】  成语:耳习目染汉语大词典:耳习目染

  • 一阳节

    源见“一阳生”。即冬至节。三国 魏曹植《冬至献袜颂表》:“千载昌期,一阳嘉节。四方交泰,万物昭苏。”【词语一阳节】   汉语大词典:一阳节

  • 笔则笔,削则削

    笔:指记载。削:指删除。古代文字书于竹简,删改时要用刀刮去竹上的字。 记载的记载,删除的删除。 古时形容修改文字。语出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林

  • 冬温夏清

    《礼.曲礼》上:“凡为人子之礼,冬温而夏清。”古代人要求子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。冬天要温暖,夏天要清凉。后遂用为咏孝子之典。北魏.王盆生《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》:“唯恃坤慈,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(

  • 车驺

    同“车前八驺”。清顾炎武《梓潼篇赠李中孚》:“里人荣使节,山鸟避车驺。”【词语车驺】   汉语大词典:车驺

  • 童子骑青竹

    同“童儿待郭伋”。唐杜甫《李司马桥成承高使君自成都回》诗:“已传童子骑青竹,总拟桥东待使君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