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长笛吹裂

长笛吹裂

太平广记》卷二〇四“李暮”条引《逸史》:“暮开元中吹笛为第一部,近代无比。有故,自教坊请假至越州,公私更讌,以观其妙。时州客同会镜湖,邀李生湖上吹之。会中有一独孤生者。年老,久处田野,人事不知。时轻云朦胧,微风拂浪,浪波陡起。李生捧笛,其声始发之后,昏曀齐开(注:曀,天色阴沉多风),水木森然。坐客皆更赞咏之,以为钧天之乐不如也。独孤生乃无一言,会者皆怒。李生为轻己,意甚忿之。良久又静思作一曲,更加妙绝,无不赏骇,独孤生又无言。李生曰:‘公如是,是轻薄为复是好手?’独孤生乃徐曰:“公安知仆不会也?’李生更有一笛,拂拭以进,独孤视之,曰:‘此都不堪取执者,粗通耳。’乃换之,曰:‘此至入破必裂,得无吝惜乎?’李生曰:‘不敢。’遂吹。声发入云,四座震栗,李生蹙踖(音cùjí,心情紧张而惭愧)不敢动。及入破,笛遂败裂,不复终曲。李生再拜,众皆帖息,乃散。”

“入破”,是唐宋大曲的专用语。大曲每套都有十余遍,分别归入散序、中序、破三个大段,入破即为破这一段的第一遍。大曲的解数叫遍,一遍即一解,演唱大曲各遍完全无缺的,称大遍,演唱一部分的,叫摘遍。大遍包括“序、引、歌、㽂、嗺、哨、催、攧、衮、破、行、中腔、踏歌等,每解中有数叠。独孤生是乐坛高人,其发声响入行云,不待曲终竟将长笛吹裂,果然震惊四座,使众人心悦诚服。后因用为咏笛声演奏之典。

宋.辛弃疾《贺新郎.把酒长亭说阕》词:“问谁使、君来愁绝?铸就而今相思错,料当初、费尽人间铁。长夜笛,莫吹裂。”此用表心绪悲摧之情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胥涛

    汉.赵晔《吴越春秋.夫差内传》:“吴王闻子胥之怨恨也,乃使人赐属镂之剑。……子胥伏剑而死,吴王乃取子胥尸,盛以鸱夷之器,投之于江中。……子胥因随流扬波,依潮来往,荡激崩岸。”伍子胥因忠谏含冤而死,尸投

  • 玉树满庭

    源见“谢庭兰玉”。喻称优秀子弟众多。唐钱起《重赠赵给事》诗:“玉树满庭家转贵,云衢独步位初高。”

  • 凌波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指美女步履飘逸轻盈。唐羊士谔《酬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》诗:“玉颜红烛忽惊春,微步凌波拂暗尘。”也指美女之足。《聊斋志异.细柳》:“细柳何细哉?眉细,腰细,凌波细。”【词语凌波】   汉语大

  • 栽花县

    同“潘安县”。清李渔《秋日同于胜斯郡司马等听新到梨园度曲》诗:“有客同时佩锦囊,栽花县里叫秋芳。”

  • 驷马夸题柱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比喻称赞取得功名荣显。明文徵明《送柯奇纯主事归莆阳》诗:“不须驷马夸题柱,且着斑衣慰依闾。”

  • 盈满之咎

    富贵权势到极盛的时候,就要招来祸殃。《后汉书.折像传》:“吾门户殖财日久,盈满之咎,道家所忌。”偏正 指财富充盈招致的灾祸。《后汉书·折像传》:“吾门户殖财日久,~,道家所忌。”△贬义。→因福得祸 福

  • 牛刀试政

    源见“武城弦”。谓初治县政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刑逼成招》:“下官荆湖道 郧县县令周文是也……牛刀试政,花邑观风。”

  • 曝鳃龙门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六九引《辛氏三秦记》:“河津一名龙门,大鱼集龙门下数千,不得上。上者为龙,不上者鱼,故云曝鳃(曝,本作暴。古时传说,大鱼不能登上龙门者,仅得曝鳃而已。)龙门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四十引《辛氏

  • 下帷授老子

    参见:卖卜下帘

  • 东陵

    《庄子.骈拇》:“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,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。二人者,所死不同,其于残生伤性,均也,奚必伯夷之是而盗跖之非乎!”后因以“东陵”代称跖。南朝 梁任昉《〈王文宪集〉序》:“一言之誉,东陵侔于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