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问罪之师

问罪之师

旧唐书.侯君集传》:“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,使吾恭行天罚,今袭人于墟墓之间,非问罪之师也。”

问罪:古代两国交战,先要宣布对方罪状,以为出师征伐的理由。后引申为严厉责问。师:军队。“问罪之师”,指讨伐犯罪者的队伍。比喻前来责问的人。

清.蒲松龄《聊斋志异.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问罪之师。”


偏正 谴责并讨伐犯罪者的队伍。《旧唐书·侯君集传》:“天子以高昌骄慢无礼,使吾恭行天罚,今袭人于墟草之间,非~也。”也比喻前来严厉责问的人。《聊斋志异·葛巾》:“日已向辰,喜无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军事方面。→兴师问罪


【词语问罪之师】  成语:问罪之师汉语词典:问罪之师

猜你喜欢

  • 摧枯拉朽

    枯:枯草。朽:朽木。比喻轻而易举地摧毁腐朽的势力或事物,又作“摧枯折腐”。《汉书·异姓诸侯王表》说:“过去秦朝颁布的重重禁令,恰恰助长了反秦豪杰的力量,加速了自身的覆亡啊!因此,汉朝的创始人并没有尺寸

  • 绛帐先生

    源见“绛帐”。对老师的敬称。宋陆游《存养堂为汪叔潜作》诗:“绛帐先生见处别,少年立节如冰雪。”

  • 两戒

    《新唐书.天文一》:“初,贞观中,淳风撰《法象志》,因《汉书》十二次度数,始以唐之州县配焉。而一行以为,天下山河之象存乎两戒。北戒,……是谓北纪,所以限戎狄也。南戒,……是谓南纪,所以限蛮夷也。……”

  • 歌式微

    《诗.邶风.式微》:“式微式微,胡不归?微君之故,胡为乎中露?式微式微,胡不归?微君之躬,胡为乎泥中。”朱熹集传:“式,发语辞,微,犹衰也。”《诗序》:“《式微》,黎侯寓于卫,其臣劝以归也。”郑笺:“

  • 黄袍加体

    同“黄袍加身”。《说岳全传》一回:“五代干戈未肯休,黄袍加体始无忧。”见“黄袍加身”。《说岳全传》1回:“自从陈桥兵变,~,即位以来,称为见龙天子。”【词语黄袍加体】  成语:黄袍加体汉语大词典:黄袍

  • 习焉不察

    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行之而不著焉,习矣而不察焉,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,众也。”后因用“习焉不察”表示习惯于某种事物而察觉不到其中的问题。宋张淏《云谷杂记.取进止》:“当栖楚待罪时,处分未出,其曰进止,

  • 龙山帽

    同“龙山吹帽”。宋李元膺《一落索》词:“古今何处想风流,最潇洒,龙山帽。”【词语龙山帽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山帽

  • 翩其反矣

    《诗.小雅.角弓》:“骍骍角弓,翩其反矣。”朱熹集传:“翩,反貌。弓之为物,张之则内向而来,弛之则外反而去。”本为表示弓的一张一弛的反作用,后用“翩其反矣”借喻文辞意义完全相反。南朝 梁刘勰《文心雕龙

  • 羝乳年

    源见“苏武节”。指公羊产奶的岁月。为对苏武归汉之时的诙谐语。清潘耒《吴圣玉归自辽左志喜》诗:“不图真有珠还日,始信非无羝乳年。”

  • 故旧不弃

    《论语.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,无求备于一人。”后遂以“故旧不弃”指不轻易抛弃老朋友或老部下。主谓 不可轻易抛弃老部下或老朋友。语本《论语·微子》:“故旧无大故,则不弃也;无求备于一人。”[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