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水相逢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三九回:“我与足下未遇之先,已受先施之惠,及至萍水相遇,怎好为我破格!”见“萍水相逢”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39回:“我与足下未遇之先,已受先施之惠,及至~,怎好为
同“悬目东门”。程善之《和孟硕狱中诗》:“披发纵无天可诉,悬眸仍有鬼能知。”【词语悬眸】 汉语大词典:悬眸
宋《宣和书谱.张旭》:“张旭喜酒,叫呼狂走方落笔。一日酣醉,以发濡墨作大字,既醒视之,自以为神,不可复得。”后以“浸发”用为形容浪漫得神之作。唐.李贺《听颖师弹琴歌》:“谁看挟剑赴长桥?谁看浸发题春竹
欿( ㄎㄢˇ kǎn )然:不自满,有所欠缺的样子。 自己感到有缺陷。语出《孟子.尽心上》:“如其自视欿然,则过人远矣!”清.魏源《默觚下.治篇一》:“合四十九人之智,智于尧禹。岂惟‘自视欿然’哉
源见“升堂入室”。喻人的学识技艺等方面有高深的造诣。《孔子家语.弟子行》:“卫将军 文子问于子贡曰:‘吾闻孔子之施教也,先之以《诗》、《书》,而道之以孝悌,说之以仁义,观之以礼乐,然后成之以文德。盖入
《列子.说符》:“东方有人焉,曰爰旌目。将有适也,而饿于道。狐父之盗曰丘,见而下壶飱以餔之。爰旌目三餔而后能视,曰:‘子何为者也?’曰:‘我狐父之人丘也。’爰旌目曰:‘譆,汝非盗邪!胡为而食我?吾义不
同“朱碧乱”。唐元稹《郡务稍简因得整比旧诗》诗:“书得眼昏朱似碧,用来心破发如丝。”
《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李白至长安,往见贺知章,知章见其文,叹曰:‘子谪仙人也。’”唐.李白《对酒忆贺监诗序》:“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谪仙人,因解金龟换酒为乐。”又《玉壶吟》:“世人不
唐.韩愈《昌黎集》卷三《答陈生书》:“足下求速化之术,不于其人,乃以访愈;是所谓借听于聋,求道于盲。”问道于盲,是指向盲人问路。盲人并不识路,所问也必然达不到目的。后引申为向无知者求教,既可用为自谦之
表面上似乎爱好仁义,实际行为却相反。《论语.颜渊》:“夫闻也者,色取仁而行违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”居之:以仁人自居。在邦:指为官。闻:虚名。其他 从外貌看很仁道,从行为看无德行。语出《论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