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饮河鼹鼠

饮河鼹鼠

源见“偃鼠饮河”。喻指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。《剪灯馀话.洞天花烛记》:“饮河鼹鼠愧盈腹,止鲁鶢鶋惭厚享。”秦牧《社稷坛抒情》:“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,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。”


偏正 比喻需求无多或所得极其有限。语本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”明·李昌祺《剪灯馀话·洞天花烛记》:“~愧盈腹,止鲁惭厚享。”△用于数量方面。→蔬食饮水 布衣蔬食


【词语饮河鼹鼠】  成语:饮河鼹鼠汉语词典:饮河鼹鼠

猜你喜欢

  • 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

    圣人:旧指品格最高尚、智慧最高超的人。 即使是圣人对问题经过缜密考虑,也还会出现差错。语出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下》:“圣人千虑,必有一失。”清.李渔《闲情偶寄.词曲部.结构第一》:“乌知圣人千虑,必有

  • 腹稿

    预先想好而尚未写出的文章。见唐王勃事迹。王勃(650-676年),字子安,绛州龙门(今山西河津)人。隋名儒王通之孙,年十四即科举及第,授朝散郎,为沛王府修撰。因戏作《檄英王鸡文》被高宗贬去。补虢州参军

  • 一秋悲

    源见“宋玉悲秋”。谓对萧瑟秋景而伤感,慨叹人生年华易逝。宋苏轼《和晁同年九日见寄》:“病马已无千里志,骚人长负一秋悲。”

  • 和事天子

    讽刺唐中宗不辨是非,一味和稀泥。《资治通鉴》唐景龙三年载:监察御史崔琬于帝前弹奏宗楚客、纪处讷潜通戎狄,接受货赂,致生边患。楚客愤怒抗争,尽力辩解。唐中宗不仅不加以追究,反而“命琬与楚客结为兄弟,以和

  • 瑜瑕

    源见“瑕不掩瑜”。喻优劣好坏。南朝 梁江淹《效阮公诗》:“岂与异乡士,瑜瑕论浅深。”【词语瑜瑕】   汉语大词典:瑜瑕

  • 龟回印转

    源见“龟顾”。谓升官晋爵。北周庾信《周大将军闻嘉公柳遐墓志铭》:“位参上将,荣兼本选,蛇盘绶结,龟回印转。”

  • 囊中稿

    同“囊中诗”。宋陆游《初寒》诗:“作诗老恨无奇思,时取囊中断稿看。”

  • 为鬼为蜮

    《诗经.小雅.何人斯》:“为鬼为蜮(注:传说中能含沙喷射人影,使人致病的动物)则不可得。”鬼蜮为传说中的阴险动物,用此比喻用心险恶,暗中伤人的坏家伙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四十二回:“他那里肯依,说

  • 虫出

    谓人死数日后,就有尸虫生出。指代人死。《史记.齐世家》:“桓公病,五公子各树党争立。及桓公卒,遂相攻,以故宫中空,莫敢棺,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,尸虫出于户。”桓公:齐桓公,春秋五霸之一。【词语虫出】 

  • 河谶龙马

    《尚书.周书.顾命》:“大玉、夷玉、天球、河图,在东序。”旧题汉.孔安国传:“伏羲王天下,龙马出河,遂则其文,以画八卦,谓之河图。”《尚书中候》:“帝尧即政,荣光出河,休气四塞,龙马衔甲,赤文绿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