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枕中鸿宝”。明高启《天池》诗:“灵峰可度难,昔闻枕中书。”
毡(zhān沾),用兽毛砑成的片状物,可以防寒的用品。也作“坐客无毡”、“客无毡”、“割半毡”、“半毡”、“割毡”等,据江革的故事概括而来。江革,字休映,南朝梁考城(今河南兰考县东北)人。梁时任御史中
源见“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”。比喻宁居小者之首,独立自主。宋陈师道《送冯翊宋令》诗:“宁为鸡口官无小,欲试牛刀久要新。”
《山海经.西山经》:“又西三百五十里,曰玉山,是西王母所居也。”郭璞注:“此山多玉石,因以名云。《穆天子传》谓之群玉之山。”后因以“玉山岑”泛指仙境。南朝 齐谢朓《郡内高斋闲望答吕法曹》诗:“若遗金门
源见“金兰之友”。指旧时结拜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,上面写着自己家族的谱系。清俞樾《春在堂随笔》卷二:“吴仲英大令恒居家,时有李君 觉仙馆其家。一日晨起,有客来访之,觉仙卧未起,乃去。已而又至,窗外觇之
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闲逸生活。宋方岳《满江红.乙巳生日》:“重省起,西山笏;终负却,东山屐。把草堂借与,鹭眠鸥歇。”
源见“石崇斗奢”。又《晋书.石崇传》:“财产丰积,室宇宏丽。后房百数,皆曳纨绣,珥金翠,丝竹尽当时之选,庖膳穷水陆之珍。”后因以“石崇家”喻指富贵之家。唐 高峤《晦日宴高氏林亭》诗:“歌入平阳第,舞对
宋欧阳修《寄圣俞》诗:“我今俸禄饱馀剩,念子朝夕勤盐虀。”盐虀,切碎后腌渍的菜。喻指生活清苦。清姚鼐《柬王禹卿病中》诗:“只今病卧况兼旬,朝夕盐虀愁屡空。”【词语盐虀】 汉语大词典:盐虀
源见“焦尾琴”。喻指历经磨难、未得赏识的良才。唐刘禹锡《答杨八敬之绝句》:“饱霜孤竹声偏切,带火焦桐韵本悲。”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渭水》(卷一八):“太白山在武功县南,去长安二百里,不知其高几何。俗云:‘武功太白,去天三百。’”原为古代形容太白山之高的俗谚,后传为典故用于诗文中。唐.李白《古风》诗:“太白何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