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做无益的事来妨害有益的事。 古人反对“玩物丧志”,认为娱情于自然风光、服用器物,是做无益之事而妨害正事。语出《书.旅獒》:“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,志以道宁,言以道接,不作无益害有益,功乃成。”唐.吴
同“刘琨舞剑”。元 汪元亨《朝天子.归隐》曲:“叹苏卿牧羝,笑刘琨听鸡。”
《晋书》卷九十六《列女传.刘臻妻陈氏传》:“刘臻妻陈氏者,亦聪辩能属文。尝正旦献《椒花颂》,其词曰:‘……圣容映之,永寿于万。’”晋女陈氏,聪慧能文,曾于正旦献给皇帝《椒花颂》,歌颂新年升平景象。后遂
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文学》:“郑玄(字康成)家奴婢皆读书。尝使一婢,不称旨,将挞之,方自陈说,玄怒,使人曳著泥中。须臾,复有一婢来,问曰:‘胡为乎泥中?’(《诗.邶风.式微》句)答曰:‘薄言往诉
源见“汉武横汾”。指君臣欢宴。唐徐彦伯《上巳日祓禊渭滨应制》诗:“皆言侍跸横汾宴,暂拟乘槎天汉游。”【词语横汾宴】 汉语大词典:横汾宴
同“张华之剑”。元吴莱《观隋王度古镜记后题》诗:“杨氏雀环在,张公龙剑并。”
源见“东山携妓”。谓文人携妓出游。唐元稹《奉和荥阳公离筵作》诗:“南郡生徒辞绛帐,东山妓乐拥油旌。”
源见“击壤歌”。又《庄子.马蹄》:“夫赫胥氏之时,民居不知所为,行不知所知,含哺而熙,鼓腹而游。”原谓人民吃得饱,有余闲游戏。后以“击壤鼓腹”称颂太平盛世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景祐三年》:“为致治之本
中:指内心。外:指外表。 内心是真诚的就会表现在外表上。 后也泛指“有诸内必形诸外”。语出《礼记.大学》:“人之视己,如见其肺肝然,则何益矣。此谓诚于中,形于外,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”鲁迅《且介亭杂
宝镜。《新唐书.张九龄传》,“千秋节,公、王并献宝鉴。九龄上《事鉴》十章,号‘千秋宝鉴录’,以伸讽谕。”后常用于书名,取可为借鉴之意。【词语宝鉴】 汉语大词典:宝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