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中内润

黄中内润

黄为中和之色,黄中,喻内德之美。形容人内在的才、德充沛润泽。原指北魏高允。高允,字伯恭,渤海(今河北南皮)人。允少有奇度,清河崔玄伯曾叹道:“高子黄中内润,必为一代伟器,只恐我来不及见了!”允好文学,博通经史、天文、术数。世祖时,允任著作郎,与司徒崔浩著述《国记》,著作令史闵湛等巧妙地陷害崔浩,劝浩将所写的国史刻在石上。允听说后,对著作郎宗钦道:“闵湛恐怕会成崔门的祸根。愿我们不要像崔浩一样。”后来浩果然遭难。东宫太子召允,命允入见世祖,并告诫允道:“如至尊有问,只依我说。”入宫后,太子奏道:“中书侍郎高允,自从在臣宫教授臣,与臣同处,臣知他是小心审慎的人,虽与浩同事,但允微贱,一切听命于浩,请赦他活命。”而允却答世祖说:“《记》有的与浩同作,注疏多为我作,浩只总裁。”世祖大怒:“如此,你更甚于浩,哪还会有生路。”太子忙道:“允小臣,惊恐迷乱,以至失误。我曾问他,他原说浩作。”世祖追问,允说:“殿下因臣讲授累年,为臣乞命,实在没问臣,臣也不敢迷乱。”世祖终叹道:“临死不移,据实而答,贞臣也。”竟免允一死,并令允拟诏自浩以下的28人夷灭五族。允迟疑不为,奏道:“受浩株连的人罪不至死。”世祖更怒,命绑允,太子拜求。然而论罪时,也只浩一人灭族,其余的都是身死。世祖慨言:“如无这人,会有数千人死啊!”后高宗谓群臣道:“高允,真忠臣也,朕有非,当面直言,甚至朕不乐听的,也侃侃陈述无所避。你等在左右,只趁朕高兴求衔乞职,官至王公,高允辅佐我国家不过作郎,你们愧否?”于是拜允中书令。一司徒说:允虽蒙宠,而家贫布衣。高宗斥责道:“怎么不先说,见朕赞他,才奏他贫。”即驾幸允宅。惟草屋数间,厨中盐菜而已。当时贵臣之门,都是满门高官显爵,独允廉让,子弟皆无官爵。允历事五帝,出入三省五十余年,据律评刑三十余载,内外称他平正。享年98而终。

【出典】:

魏书》卷48《高允传》1067页:“允少孤夙成,有奇度,清河崔玄伯见而异之,叹曰:‘高子黄中内润,文明外照,必为一代伟器,但恐吾不见耳。’”


【词语黄中内润】  成语:黄中内润汉语词典:黄中内润

猜你喜欢

  • 元龙床

    同“元龙豪气”。清王士禛《述旧赠刘公勇吏部》诗:“仆忝庞公交,时登元龙床。”

  • 犀厌水精

    晋.常璩《华阳国志.蜀志》:“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,冰能知天文地理……乃壅江作堋,穿郫江、检江,别支流双过郡下,以行舟船……又灌溉三郡,开稻田。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……外作石犀五头,以厌水精……”秦

  • 蹈海之节

    源见“鲁连蹈海”。指宁死不屈于强敌的气节。《后汉书.逸民传序》:“故蒙耻之宾,屡黜不去其国;蹈海之节,千乘莫移其情。”偏正 投海而死的气节。《后汉书·逸民传论》:“~,千乘莫移其情。”△用于气节方面。

  • 梦入华胥

    源见“华胥梦”。谓进入平安理想境地。宋王庭珪《初至行在》诗:“老随丹诏身犹健,梦入华胥眼尚生。”也指进入甜美的梦境。宋刘克庄《晚意》诗:“梦入华胥国土来,咍㘆不省夜何其。”

  • 甘雨随

    同“甘雨随车”。清薛时雨《题吴仲山督部望三益斋诗稿即送赴川督任》诗:“八闽两浙困兵燹,轺车一到甘雨随。”

  • 青油士

    源见“青油”。指达官的幕宾。宋刘克庄《水调歌头.游蒲涧追和崔菊坡韵》词:“青油士,珠履客,各凋残。”【词语青油士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油士

  • 济苍生

    源见“东山再起”。谓造福百姓。元耶律楚材《和移刺继先韵》:“渐惊白发宁辞老,未济苍生曷敢归。”

  • 桑田海水

    同“沧海桑田”。清毛奇龄《醉蓬莱.题赠徐涵之小蓬莱别业》词:“一任人间,似桑田海水。”

  • 行雨随轩

    同“行县雨随”。北周庾信《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》:“岂直白石开渠,青盐换粟,祥云入境,行雨随轩而已哉!”

  • 夏日可畏

    源见“赵日”。形容严酷难当。北周庾信《小园赋》:“非夏日而可畏,异秋天而可悲。”主谓 夏天太阳炎热使人害怕。比喻作风严峻,使人畏惧。语本《左传·文公七年》:“酆舒问于贾季曰:‘赵衰,赵盾敦贤?’对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