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金台

黄金台

太平御览》“台部”引《史记》:“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士,谓之黄金台。”

南朝.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燕昭王为郭隗筑台。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。土人呼为‘贤士台’,亦谓之‘招贤台’。”

后用“黄金台”的典故,比喻重视人材,招纳贤士。

文选》卷四一孔融《论盛孝章书》:“昭王筑台以尊郭隗,隗虽小才,而逢大遇,竟能发明主之至心。”唐.李白《燕昭延郭隗》(古风第十五):“燕昭延郭隗,遂筑黄金台。”李贺《雁门太守行》:“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。”宋.杨万里《读罪己诏》诗:“金台尚未筑,乃至羡强燕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战国策·燕策一》:“燕昭王收破燕后即位,卑身厚币,以招贤者,欲将以报仇。故往见郭隗先生曰:‘齐因孤国之乱,而袭破燕,孤极知燕小力少,不足以报。然得贤士与共国,以雪先王之耻,孤之愿也。敢问以国报雠者奈何?’郭隗先生对曰:‘……今王诚欲致士,先从隗始; 隗且见事,况贤于隗者乎? 岂远千里哉?’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。” 《史记·燕召公世家》亦载。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(邹衍) 如燕,昭王拥彗先驱,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,筑碣石宫,身亲往师之。”《文选·鲍照<放歌行>诗》注引《上谷郡图经》:“黄金台,易水东南十八里,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之士。”

【今译】 战国时燕国内乱,齐国乘机大举攻燕,燕国大败。燕昭王即位后,思念兴国复仇,自己礼贤下士,准备大量财物,来招延贤士,去见郭隗先生说:“齐国趁我国内乱,而攻破我国,我虽知燕国国小力微,不能报仇。然而期望得到贤士共同治理国家,来洗雪先王的耻辱,是我的心愿。请问我应该如何做?”郭隗说:“如果大王真心想延纳贤士,就先从我开始吧,像我这样的都会被尊重延用,何况比我强的呢?”于是昭王为郭隗筑了宫殿,拜他为老师。邹衍来到燕国,昭王亲自为他扫路清道,列为弟子受业。并且筑了黄金台,将千金放在台上,来招揽天下之士。参见〖燕昭市骏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帝王招纳贤士,任用人才; 也指士人得到礼遇、任用。

【典形】 拜隗、思从隗始、郭隗台、黄金台、金台、千金筑台、师郭隗、始隗、隗始、隗台、隗在燕、燕台、燕王台、燕昭台、拥篲、昭王台、筑黄金、尊隗、登台吊黄金、黄金独名台、燕昭筑台、筑台自隗、隆郭隗礼、郭隗见招、筑台金、台上费黄金、高台黄金、台上黄金、郭隗黄金峻、延郭隗。

【示例】

〔拜隗〕 元·郝经《贤台行》:“费尽黄金台始成,一朝拜隗人尽惊。”

〔恩从隗始〕 宋·王安石《张侍郎示东府》:“功谢萧规惭汉第,思从隗始诧燕台。”

〔郭隗台〕 清·胡介《吴梅村被征入都》:“归心更度桑乾水,伏枥重登郭隗台。”

〔黄金台〕 南朝宋·鲍照 《放歌行》:“岂伊白璧赐,将起黄金台。”

〔金台〕 唐· 李商隐 《上河东公启》:“锦茵象榻,石馆金台,入则陪奉光尘,出则揣磨铅钝。”

〔千金筑台〕 唐·杨巨源《题范阳金台驿》:“六国唯求客,千金遂筑台。”

〔师郭隗〕 清·查容《赠别少典》:“岂为燕台师郭隗,一时客去感飘零。”

〔始隗〕 唐·孟郊《斗鸡联句》:“选俊感收毛,受恩惭始隗。”

〔隗始〕 唐·杜牧《送王侍御赴夏口》:“礼数全优知隗始,讨论常见念回愚。”

〔隗台〕 唐 · 元稹 《处分幽州德音》:“燕赵之间,古多奇士,隗台如在,代岂乏贤?”

〔隗在燕〕 唐·刘禹锡《会昌春连宴即事》:“兴伴王寻戴,荣同隗在燕。”

〔燕台〕 清·吴伟业《送赵友沂下第南归》:“赵氏只应完白璧,燕台今已重黄金。”

〔燕昭台〕 明·陈子龙《送伟男应试金陵》:“秋风瑟瑟黄云堆,我亦振驾燕昭台。”

〔拥篲〕 唐·王维《大唐大安国寺净觉禅师碑铭》:“外家公主,长跽献衣;荐绅先生,却行拥篲。”

〔昭王台〕 清·王摅《和吴汉槎就讯刑部》:“太息无人延国士,昭王台废已荒丘。”

〔筑黄金〕 金·王摅《过燕昭王墓》:“昭王好士筑黄金,古墓荒凉不可寻。”

〔尊隗〕 唐·李商隐《今月二日不自量度》:“故事曾尊隗,前修有荐雄。”


【词语黄金台】   汉语词典:黄金台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窗妇

    源见“东窗事发”。借指阴毒小人。柳亚子《经颐渊先生挽诗》:“辨奸每詈东窗妇,得婿宁辞左袒名。”【词语东窗妇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窗妇

  • 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

    宋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惟江上之清风,与山间之明月,耳得之而为声,目遇之而成色,取之无禁,用之不竭,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。”后以“取之不尽,用之不竭”形容拿不完,用不尽,非常丰富。清薛福成《出使四国日记.

  • 河市乐人

    源见“河市乐”。称演出河市杂戏的艺人。宋王巩《闻见近录》:“凡郡有宴设,必招河市乐人,故至今俳优曰河市乐人者由此也。”【词语河市乐人】  成语:河市乐人汉语大词典:河市乐人

  • 呼航济水

    《淮南子.道应训》:“公孙龙在赵之时(公孙龙,战国赵国人,创坚白异同之说,著《公孙龙子》),谓弟子曰:‘人而无能者,龙不与之游。’有客衣褐带索而见曰:‘臣能呼。’公孙龙顾谓弟子曰:‘门下故有能呼者乎?

  • 三杯通大道

    唐李白《月下独酌》诗之二:“贤圣既已饮,何必求神仙。三杯通大道,一斗合自然。”后用为咏饮酒之典。谓饮酒能通向超脱之道。清查慎行《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》诗:“直可三杯通大道,谁叫五斗博西凉?”【词语三杯通

  • 菽水媚翁媪

    同“菽水承欢”。宋苏轼《过云龙山人张天檄》诗:“诗书膏吻颊,菽水媚翁媪。”

  • 满县花

    源见“河阳一县花”。称誉地方治理得美好。五代徐铉《梦游》诗之二:“锦书若要知名字,满县花开不姓潘。”清赵翼《题江阴单宁斋明府小照》诗之二:“早栽满县花千树,但饮澄江水一卮。”

  • 遗弓剑

    源见“乘龙出鼎湖”。帝王死亡的委婉语。唐杜牧《河湟》诗:“旋见衣冠就东市,忽遗弓剑不西巡。”冯集梧注:“《唐会要》:宪宗,元和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崩。”【词语遗弓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遗弓剑

  • 悔药青天

    源见“嫦娥窃药”。谓仙女思凡。明梅鼎祚《玉合记.义妒》:“柳姬差了,你就是仙女,也有个吹箫碧落,怕不做悔药青天。”

  • 五车书

    《庄子.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庄子的本意是说他的朋友惠施学识渊博,家中书籍很多。后因以“五车”、“五车书”、“学富五车”等形容人读书多,学问渊博。南朝宋.鲍照《鲍氏集》卷四《拟古》诗之二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