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齐楚浙党

齐楚浙党

明末官僚机构中因地缘关系结成的政治派系,齐党、楚党、浙党的合称。是东林党的反对派。明中叶以后,严重的政治危机和财政危机,加深了社会矛盾,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,浙江宁波人沈一贯入阁为大学士,几年后任首辅,他联合在京的浙江籍官僚,结成东林党的反对派,被称作“浙党”。此外,朝中官僚组成的东林党的反对派还有“齐党”(以亓诗教籍贯山东而得名)、“楚党”(以官应震、吴亮嗣籍贯湖广而得名)以及“宣党”、“昆党”等,也都是以地缘关系结成的党派。浙党势力最大,齐党、楚党皆依附于它,联合攻击东林党,排斥异己,故合称“齐楚浙党”。它们与东林党之间展开了激烈的党争。对立双方利用每6年一次的京察作为排挤打击对方的手段,便明末考核京官的制度成为党争的工具。宦官魏忠贤得势后,齐楚浙党大多投靠其门下,形成阉党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218《方从哲传》5760、5761页:“向高秉政时,党论鼎沸。言路交通铨部,指清流为东林,逐之殆尽。及从哲秉政,言路已无正人,党论渐息。丁巳(万历四十五年,1617年)京察,尽斥东林,且及林居者。齐、楚、浙三党鼎立,务搏击清流。齐人亓诗教,从哲门生,势尤张。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赵翼《廿二史札记》卷36《汪文言之狱》:“歙人汪文言有智术,负侠气,入京输资为监生,用计破齐、楚、浙三党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杏林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.董奉》:“董奉者,字君异,侯官人也。吴先主时,有少年为奉本县长,见奉四十余,不知其道。……(奉)后还豫章(即今南昌市)庐山下居(一说隐居于安徽凤阳县杏山)……奉居山不种田,日为人治病

  • 解铃须用系铃人

    同“解铃还须系铃人”。明 王錂《春芜记.忤奸》:“常言道:解铃须用系铃人。当初是他两个说他进去,如今依先要这两个说他出来。”见“解铃还是系铃人”。明·王錂《春芜记·忤奸》:“常言道:~。当初是他两个说

  • 烧犀观火

    源见“犀照牛渚”。喻洞察事物。《西湖佳话.葛岭仙迹》:“令婿稚川兄不独才高,而察览贼情,直如烧犀观火。”【词语烧犀观火】  成语:烧犀观火汉语大词典:烧犀观火

  • 明明赫赫

    《诗.大雅.大明》:“明明在下,赫赫在上。”后以“明明赫赫”形容光亮夺目,声势显赫。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太平天国.军次实录》:“天上之日月风雷、雨雪寒暑,明明赫赫,不可胜述矣。”并列 形容光耀夺目,声

  • 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

    同“为渊驱鱼,为丛驱雀”。爵,通“雀”。清薛福成《请豁除旧禁招徕华民疏》:“奸胥劣绅,且得窥见罅以滋扰累,为渊驱鱼,为丛驱爵,甚非计也。”《文明小史》十三回:“国家平时患无人才,等到有了人才,又被这些

  • 食鸡肋

    《三国志.魏武帝纪》“备因险拒守”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《九州春秋》:“时王(指曹操)欲还,出令曰:‘鸡肋’。官属不知所谓。主簿杨修便自严装,人惊问修:‘何以知之?’修曰:‘夫鸡肋,弃之如可惜,食之无所得

  • 囊沙量沙

    源见“囊沙”、“唱筹量沙”。泛指相机破敌的不同战术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石勒称王》:“增灶减灶,方略不同;囊沙量沙,动静莫测。”

  • 舞商

    源见“商羊舞”。指下雨的预兆。唐许敬宗《奉和咏雨应诏》:“舞商初赴节,湘燕远迎秋。”【词语舞商】   汉语大词典:舞商

  • 痀偻丈人

    见“累丸”条。

  • 满堂

    《老子》:“金玉满堂,莫之能守。”后因以“满堂”代指金玉及财富。南朝 梁任昉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之一:“今欲使朕无满堂之念,民有家给之饶。”宋范仲淹《稼穑惟宝赋》:“田畴播殖之时,岂惭种玉;仓廪丰登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