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阳泣鱼

龙阳泣鱼

战国策.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: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为涕出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反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巨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避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蹇裳而趋王。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手?’”

龙阳君担心自己失宠,怕也象钓得大鱼而抛弃小鱼一样被遗弃,故临钓而流泪。后因以“龙阳泣鱼”、“泣鱼”用指担心被遗弃而争宠;以“前鱼”比喻失宠被遗弃的人。

元.白朴《梧桐雨》第一折:“主人恩移宠衰,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。”


主谓 龙阳,战国时魏国男宠龙阳君。龙阳君为鱼哭泣。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载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: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为出涕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辟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褰裳而趋王。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之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”后因以“龙阳泣鱼”比喻失宠。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1折:“妾蒙主人恩宠无比,但恐春老花残,主上恩移宠衰,使妾有~之悲,班姬题扇之怨,奈何?”△用于写失宠。


【典源】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,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。王曰:‘有所不安乎?如是,何不相告也?’对曰‘臣无敢不安也。’王曰:‘然则何谓涕出?’曰:‘臣为王之所得鱼也。’王曰:‘何谓也?’对曰:‘臣之始得鱼也,臣甚喜,后得又益大,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。今以臣凶恶,而得为王拂枕席。今臣爵至人君,走人于庭,辟人于途。四海之内,美人亦甚多矣,闻臣之得幸于王也,必褰裳而趋王。臣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,臣亦将弃矣,臣安能无涕出乎?’魏王曰:‘误! 有是心也,何不相告也?’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:‘有敢言美人者族。’”

【今译】 魏王与宠臣龙阳君一起在船上钓鱼,龙阳君钓得十几条鱼后忽然哭泣。魏王问:“有什么不舒服吗? 如果有,为什么不告诉我?”龙阳君说:“臣没什么不舒服。”魏王问:“那又为什么哭泣呢?”他回答:“臣是为了王钓到的鱼啊。”魏王又问:“什么意思?”他回答:“臣刚钓到鱼的时候,非常高兴,但后来钓到的更大,现在我简直想把前边钓到的小鱼扔掉了。我这么丑陋,而有幸得为王侍奉枕席。我今天封爵至君,使人见了我就躲避不迭。天下的美人亦是很多的,听说我得宠于王,一定会蜂拥而来接近王。我就如同那前边钓到的小鱼一样,将会被抛弃了,我怎么能不悲伤呢?”魏王说:“你想错了。有这种顾虑,怎么不早告诉我?”于是在国内下令:“有敢推荐美人的灭族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感叹恩宠衰退,而被抛弃。

【典形】 怀猜非后钓、龙阳恨、龙阳泣鱼、娈童泣垂钓、泣船鱼、泣前鱼、弃鱼、前鱼、安陵与龙阳。

【示例】

〔怀猜非后钓〕 南朝梁·萧钢《娈童》:“怀猜非后钓,密爱似前车。”

〔龙阳恨〕 唐·李贺《钓鱼诗》:“詹子情无限,龙阳恨有余。”

〔龙阳泣鱼〕元·白朴《梧桐雨》:“主上恩移宠衰,使妾有龙阳泣鱼之悲,班姬题扇之怨。”

〔娈童泣垂钓〕 南朝梁·何逊《春夕早泊和刘咨议》:“娈童泣垂钓,妖姬哭荡舟。”

〔泣船鱼〕 唐·长孙左辅《宫怨》:“重远岂能惭沼鹄,弃前方见泣船鱼。”

〔泣前鱼〕 南朝齐·陆厥《中山王孺子妾歌》:“子瑕矫后驾,安陵泣前鱼。”

〔弃鱼〕 明·高启 《妾薄命》:“弃鱼感泪多,当熊惭力弱。”

〔前鱼〕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》:“他从来鳏处,比目不曾瞅。问前鱼何处有。”


【词语龙阳泣鱼】  成语:龙阳泣鱼汉语词典:龙阳泣鱼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阁出穷宾

    《汉书.游侠传.陈遵传》:“……辄关门,取客车辖投井中……刺史大穷,候遵沾醉时,突入见遵母,叩头自白当对尚书有期会状,母乃令从后阁出去。”汉陈遵好客,每大饮,常把宾客留下,关起门来不肯放归。有一次刺史

  • 富贵浮云

    《论语.述而》:“子曰:‘饭疏食(吃粗粮),饮水(喝冷水)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’”孔子说用不义的手段求取富贵,就像浮云一样,他是不取的。后以“富贵浮云”表示把富贵看得

  • 铁笛守荣

    《宋史.方技列传.孙守荣》:“孙守荣,临安富阳人。生七岁,病瞽。遇异人教以风角、鸟占之术,其法以音律推五数,播五行,测度万物始终盛衰之理。凡问者一语顷,辄知休咎。守荣既悟,异人授以铁笛,遂去不复见。守

  • 祝孝嘏慈

    《礼记.礼运》:“祝以孝告,嘏以慈告。”郑玄注:“祝以孝告,嘏以慈告,各首其义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首犹本也,孝子告神以孝为首,神告孝子以慈为首,各本祝嘏之义也。”后以“祝孝嘏慈”指祭祀祝祷之礼。宋叶適《

  • 江滨解佩人

    同“解佩游女”。宋廖行之《卜算子.元夜观灯》词:“多少江滨解佩人,邂逅无穷意。”

  • 迷鹿马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指颠倒是非,混淆视听。明刘基《感兴》诗之七:“秦国有人迷鹿马,周郊无土载虫沙。”

  • 避井落坑

    亦作“避坑落井”。意谓避去一患,又生一患。汉代焦延寿《易林.观之.益》:“避井落坑,忧患日生。”《晋书.褚翜传》:“今宜共戮力以备贼,幸无外难,而内自相击,是避坑落井也。”

  • 鸿朴

    汉王延寿《鲁灵光殿赋》:“鸿荒朴略。”后遂以“鸿朴”指远古时代质朴粗略的事物。唐韩愈孟郊《纳凉联句》:“今来沐新恩,庶见返鸿朴。”【词语鸿朴】   汉语大词典:鸿朴

  • 不惑

    《论语.为政》:“四十而不惑。”后因以“不惑”为四十岁的代称。晋陶潜《饮酒》诗之十六:“行行向不惑,淹留遂无成。”清方文《初度》诗:“行年将不惑,学道尚无闻。”【词语不惑】   汉语大词典:不惑

  • 笑褚齿冷

    《南史.乐预传》:“人笑褚公,至今齿冷(笑,轻蔑,轻笑。褚公,指褚渊。齿冷,指耻笑不止,以至齿冷)。”据《南史》记载,褚渊在南朝刘宋时,是宋武帝刘裕的女婿,官至尚书右仆射。宋明帝(即刘彧,他是宋文帝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