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水关

东水关

又称东关头。在今江苏南京秦淮河入城的通济门西南侧城墙下。系明初为控制秦淮河入城水量而建。清道光《上元县志》卷4山川:淮水(秦淮水)有二源,“至方山埭合流, 由东水关入城, 出西水关,沿石城西北,以达于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州镇

    北宋置,属金水县。在今四川金堂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4怀安军:三州镇“在金水县西南四十五里。地势最高,其上可以见三州,谓益州、汉州、简州也”。

  • 洮州

    北周保定元年 (561) 置,治所在美相县(今甘肃临潭县)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潭县以西、西顷山以东洮河流域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临洮郡。唐武德二年 (619) 复为洮州。贞观四年 (630) 州

  • 信陵县

    三国吴永安三年(260)置,为建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 (剪刀峪) 西北。西晋属建平郡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三国吴置,治今湖北省秭归县西。属建平郡。南朝宋废。

  • 王干寨

    在今安徽歙县东北王玕村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王干寨“在歙县东百二十里昱岭,东接浙江昌化县界, 旧有巡司”。

  • 彰化县

    清雍正元年 (1723) 置,属台湾府。治所即今台湾省彰化县。取 “显彰皇化” 之意。光绪二十一年 (1895) 被日本侵占,后改设彰化市。1950年复设彰化县。在台湾省本岛西中部,西临台湾海峡。面积

  • 茅滘埠

   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南海县: 茅滘埠 “在南海县西南”。

  • 长城

    ①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,各于险要之地修筑长城。《左传》:僖公四年(前656),楚国“方城以为城”,长城始见记载。战国时齐、楚、魏、燕、赵、秦和中山等国相继兴筑。秦始皇灭六国完成统一后, 为了防御

  • 西套蒙古

    清代指包括贺兰山以西、河西走廊以北的阿拉善厄鲁特旗和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地区,因在河套之西,故名。又称套西二旗。游牧地当今内蒙古阿拉善盟(额济纳旗、阿拉善左旗、阿拉善右旗)、乌达市及磴口县。旧称贺兰山以西

  • 甘泉宫

    ①一名云阳宫。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甘泉山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……作甘泉宫。”《三辅黄图》引《关辅记》:“在甘泉山,宫以山为名。”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甘泉本因秦离宫,既奢泰,而武帝复

  • 香山司

    在今广东中山市西北小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