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阳

东阳

①古地区名。春秋晋地,战国时先后属卫、赵,相当今太行山以东的河北南部、河南北部地区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),“荀吴略东阳”;《史记·赵世家》:赵惠文王十八年(前281),“秦拔我石城,王再之卫东阳,决河水,伐魏氏”, 皆即此。

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关阳镇。《左传》:哀公八年(前487),“吴师克东阳而进”。即此。

③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三十六里。一名凡城。又名晏弱城。《左传》:襄公二年(前571),“晏弱城东阳以偪之”。杜注:“齐境上邑。”


(1)古地区名。春秋属晋,战国属卫,后又为赵地。指今河北省太行山南部以东地区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二年(前520年):“荀吴略东阳。”即此。(2)古邑名。(1)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临朐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年(前571年):齐“晏弱城东阳”,以逼莱,即此。(2)春秋鲁邑。在今山东省费县西南关阳镇。《左传》哀公八年(前487年):吴伐鲁,“克东阳而进”,即此。(3)古城名。东晋义熙中青州刺史羊穆之所筑,因南临阳水,阳水世亦称为东阳水,故名。在今山东省青州市。北齐移益都县(今青州市)治此。隋在阳水之南另建南城,以此城为北城。金天会中颓废,县治移于南城(今青州市包有南北城)。东晋、南北朝时为兵争要地,历为青州、齐郡治;隋以后历为青州、北海郡治;宋为京东东路、金为山东东路治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斡木火站

    ①又作阿母。元置,故址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额穆镇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: “禅春 (东)一百 (里) 阿母 (站)。” 清称额穆站。②元置,在今黑龙江省双城市东南双城子古城。元 《析津志》 天下站名

  • 荣县

    明洪武九年 (1376) 降荣州置,属嘉定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荣县。清属嘉定府。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。1928年直属四川省。在四川省南部。属自贡市。面积 1957.1 平方千米。人口87.1万。辖27镇、2

  • 吕香县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改平昌县置,属汾州。治所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五十二里西坡镇附近。八年(634)属慈州。《元和志》卷12吕香县:“因旧吕香镇为名。”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元年(62

  • 宣德群岛

    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东部岛群,属海南省。有永兴、赵述、和五、北岛、中岛、南岛、石岛等岛屿,以永兴岛为最大。旧称上七岛、东七岛,由七个岛屿组成。1987年扩大范围,包括西沙群岛东部的所有岛、礁。俗称上七岛

  • 留园

    又名刘园。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,时名东园。清嘉庆年间归刘氏,名寒碧山庄。又名刘园。清光绪初归武进盛氏,改名留园。园内花木楼台,布置闲雅,集园林之大成,被誉为清江南园林代表作之一。19

  • 东山寨

    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南。明于此置东山巡司。(1)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)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古城镇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升为县。(2)在今浙江省瑞安市东南东山镇东山。明代与上

  • 皋兰堡

    北宋元丰四年 (1081) 置,属兰州。在今甘肃永靖县东境。七年废。《清一统志·兰州府二》:皋兰堡 “在皋兰县南九十五里”。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筑,在今甘肃省永靖县东北,属湟州。七年废。明弘治十

  • 安乐寨

    亦作安乐坪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盐渠乡北安乐村。周围七十里,形胜险阻。《清史稿·勒保传》:嘉庆三年(1798),“(王)三槐与冷天禄踞云阳安乐坪,进围之。七月,诱三槐降,擒之”。

  • 宿预郡

    北魏太和中置,为南徐州治。治所在宿预县 (今江苏泗阳县西北郑楼乡古城)。南朝梁天监八年 (509) 改为东徐州治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为东楚州治。陈太建七年 (575) 为安州治。北周大象二年

  • 胡家窝铺

    即今辽宁黑山县东北胡家镇。清康熙《广宁县志》 卷2: “小黑山铺二十里胡家窝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