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中京

中京

①东晋、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。《南齐书·明帝纪》:建武二年(495)十二月丁酉诏曰,“昔中京沦覆,鼎玉东迁”。即此。

②唐至德二年(757),以京城长安(今陕西西安市)为中京。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之间,故名。上元二年(761)改名西京。

③唐渤海国以显德府为中京(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南敖东城;一说即今桦甸市东北苏密城)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“其南为中京,曰显德府。”

④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。为辽五京之一。故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。金贞元元年(1153)改称北京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中京大定府:“(统和)二十五年,城之,实以汉户,号曰中京,府曰大定。皇城中有祖庙,景宗、承天皇后御容殿。”中京遗址尚存,城中有大明塔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⑤金兴定元年(1217)改河南府为金昌府,建号中京。治所在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。《金史·宣宗纪》:兴定二年(1218)二月甲辰,“免中京嵩、汝等州逋租”。


(1)东晋和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,相沿用到初唐、盛唐。(2)唐都长安,自显庆二年(657年)建洛阳为东京,因称长安为西京。至德二载(757年)建凤翔为西京,改称长安为中京。上元二年(761年)复称西京。(3)渤海以显德府为中京。一说在今吉林省敦化市西南敖东城;一说即今吉林省和龙市。(4)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年)建中京大定府于故奚王牙帐地,此后中央政府常设机构移至于此,常为辽帝驻跸之所,成为辽代后期一百一十多年事实上的首都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西大明城。金初仍旧称,贞元元年(1153年)改称北京。(5)金兴定元年(1217年)改河南府为金昌府,治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),建号中京。

辽中京城遗址


猜你喜欢

  • 特克斯设治局

    1937年析巩留县置,属新疆省。治所即今新疆特克斯县。1944年改为特克斯县。1937年由巩留县析置,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特克斯县特克斯镇。1944年升县。

  • 西溪湖

    在今浙江上虞市东南。宋《嘉泰会稽志》卷10上虞县:西溪湖“在县(治今丰惠镇)西南三里旧七里湖。《旧经》云:县令戴延兴立,周七里,故以为名。溉田二百顷”。

  • 安南里

    在今云南蒙自县东八十里老寨。清代以原安南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

  • 程家川

    即今陕西镇安县东南程家乡。清乾隆 《镇安县志》 卷2: 南乡有程家川。

  • 飞鱼口

    在今河北霸州市南鱼津洼。《寰宇记》卷67霸州文安县引《邢子励记》云:“后魏延兴初,文安县人孙愿捕鱼于五渠水中,有群鱼从西来……因呼入海之处为飞鱼口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》卷6:“霸城南沙河与唐河合流处

  • 万福庄

    即今辽宁盖州市东南八十里万福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盖平县:“万福庄距盖平县治东南约一百里。在往庄河县道路上,户数一百二十, 人口约七百。”

  • 河邑

    即今山西河曲县东南旧县乡。清置河邑巡司驻此。

  • 古丈坪厅

    清道光二年(1822)置,属永顺府。治所在古丈坪(今湖南古丈县)。光绪《古丈坪厅志》卷2:“古文坪厅以厅治古仗坪得名。”1913年改古丈县。清道光二年(1822年)置,治今湖南省古丈县南古丈坪。属永顺

  • 绵阳场

    在今四川绵阳市南。丰谷镇盛产井盐。民国初设场知事。

  • 陆家桥镇

    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陆家镇。清时为陆家桥市。城北二十里亦有陆家桥镇,即今市北陆杨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