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邛县

临邛县

①战国时秦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邛崃市。秦惠王二十七年 (前311) 建城。蜀卓氏,程郑被迁至此,以铁冶致富。西汉置盐、铁官。司马相如与卓王孙之女文君私婚于此。王莽改蜀郡太守为导江卒正,治临邛,公孙述以此起家称帝。三国蜀汉建兴元年 (223),汉嘉太守黄元叛,烧临邛城。十六国成汉以后废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复置,为临邛郡治。隋大业三年 (607) 属临邛郡。唐武德元年(617) 属邛州。显庆二年 (657) 为邛州治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废入邛州。据 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临邛县: “邛水出严道邛崃山,入青衣江,故云临邛。”

②东晋侨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新津县西。西魏废。

③十六国成汉玉衡二年 (312) 置,属汉原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江镇。东晋属晋原郡。南齐属晋康郡。梁属江原郡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废。


古县名。(1)秦置,治今四川省邛崃市。属蜀郡。十六国成汉后废,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复置。属邛州,为临邛郡治。唐、宋为邛州治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年)省入邛州。(2)东晋穆帝时侨置,治今四川省崇州市东南江原镇。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复移于旧临邛城县(今四川邛崃市)。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謻罗州

    唐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云南禄丰县东北六十二里古城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禄丰县东北部及富民县地。天宝后废。唐置,治今云南省禄丰县东北罗次附近,属姚州。后废。

  • 淮宁军

    唐方镇名。即淮南西道。大历十四年(779) 淮西节度使赐号淮宁军,治所在蔡州 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改为申光蔡节度。唐方镇名。大历十四年(779年)以淮西节度使号为淮宁军,治蔡州(今河南汝南县)。同年

  • 铁江

    在今湖南醴陵市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醴陵县: 铁江 “源出攸县境,西北流入渌江。水滨石黑如铁,因名”。

  • 南塘墟

    即今广东高州市西北南塘镇。清光绪 《茂名县志》: 县治西 “四十五里南塘墟”。

  • 渌峒

    北宋置,属归化州。即今广西靖西县西禄峒乡。北宋置,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西禄洞。

  • 赤沙澳

   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前詹镇海滨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赤沙澳“在县南四十里。沙隄蔽涛,海艘时集于此,为防御要地”。

  • 柴禾淀

    在今河北雄县东南十余里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定府二》: 柴禾淀 “长三十里,白沟河诸水皆汇于此”。

  • 大刘店

    即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三十四里大刘乡。民国《郾城县记》图:西南有大刘店。

  • 汉安戍

    北周天和二年(567)置,属资中郡。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。寻改为中江县。

  • 涂 (塗) 口市

    在今湖北武昌县西金口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江夏县: 涂口市在 “府南六十里,即汝南故县治也。隋开皇中自涂口移治于焦度楼下,改置江夏县。市西南为金口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