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九龙潭

九龙潭

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九龙溪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永安县:九龙潭“在县西。即龙溪之滩也,曰长龙、曰安龙、曰伤龙、曰马龙、曰悟龙、曰五白龙、曰兴龙、曰暮龙、曰下长龙,乃溪水最险处。未至长龙,有铁石矶,从清流县来者,必舣舟于此。厚缚竹叶,遮蔽船头,别募土人持篙前立。遇龙处,水之高低常数丈,舟从高坠下,钻入浪中;跃起,即有巨石当头,相去才尺许,土人以篙轻拄即转前滩,水既悬奔,又转折于乱石之间。两山夹峙,险隘阴翳,一瞬迟误,便为粉,天下之险,无逾于此矣。内六龙属清流县,下此又历十一滩至沙县界。正统中,群盗结寨于此,曰九龙山‘贼’。官军以计夺其砦,又败‘贼’于县西高阳里”。

②在今河南登封市北太室山东岩之半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:九龙潭“古名龙渊水,山巅诸水咸会于此。盖一大峡也。峡作九垒,每垒结为一潭,递相准输,深不可测”。

③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北胜州:九龙潭“有泉九眼,溉田可万余亩。其下流亦入金沙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头陂镇

    即今江西广昌县西南头陂镇。明正统《建昌府志》卷9广昌县:“头陂墟市在新兴里。”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3:广昌县西南有头陂汛。在江西省广昌县西部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头陂圩,

  • 石龙山

    ①在今安徽青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青阳县:石龙山“在县东四十五里,蜿蜒如龙”。②在今浙江庆元县治松源镇西隅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石龙山在“县治西。蜿蜒如龙”。③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北九十里,接武

  • 聊阳县

    1947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,治沙镇 (今山东聊城市西南沙镇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9月撤销,并入聊城县。旧县名。山东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聊城县南部和阳谷县北部析置

  • 白沙隘

    在今浙江永嘉县西白沙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:白沙隘在“府西五十六里白沙山旁。宋置白沙巡司,元因之,后废。道出青田县,此为要隘”。

  • 梅回 (迴) 寨

    北宋置,属繁畤县。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北一百里迷回村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: 代州繁畤县有 “梅回” 寨,即此。

  • 合江县

    北周保定四年(564)改安乐戍置,属东江阳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引《元和志》:“以江在县侧合流为名。”隋开皇初属泸州,大业初属泸川郡。唐属泸州,移治今合江县西北白沙镇。元和十

  • 大寨寅

   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北。清乾隆六十年(1795)石柳邓领导苗族人民起义于此。

  • 安乐栅

    在今安徽无为县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),萧范谋攻侯景,进军濡须,“遣世子嗣将千余人守安乐栅”。即此。在今安徽省无为县东南、长江北岸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萧范谋攻侯景,遣其子萧

  • 五寨堡

    明置,即今山西五寨县城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岢岚州:五寨堡“东去宁武关神池堡八十里,堡城嘉靖十六年筑,万历八年增修,周五里有奇。镇西卫五所屯牧于此,故名五寨”。明嘉靖十六年(1537年)置,即今山西

  • 官度

    或作官渡、中牟台。在今河南中牟县东北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 建安五年 (200),“曹操与袁绍战于官度,绍败走”。李贤注引裴松之 《北征记》曰: “中牟台下临汴水,是为官度,袁绍、曹操垒尚存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