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龙县

云龙县

1913年改云龙州置,后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南十七里宝丰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,迁治今云龙县治石门镇。


在云南省西北部。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面积 4712 平方千米。人口19.8万。辖4镇、8乡(含1彝族乡、1傈僳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石门镇。“得名于澜沧江”,“江上夜覆云雾,晨则渐以升起如龙”(《云龙记往》)。西汉元封二年(前109年)设比苏县,治今县址,属益州郡。东汉至西晋属永昌郡。南朝梁末废比苏县。大理称云龙赕,治今县西旧州。属大理王畿。元初设云龙甸军民府,隶属金齿宣慰司。元泰定以前改为云龙州,治今县西南旧州,属大理府。明崇祯二年(1629年)移州治于雒马井(今宝丰)。清仍称云龙州,属大理府。1913年改州为县,属腾越道。1929年直属云南省;改县公署为县政府,县治由宝丰迁移至石门。1950年属大理专区,1956年属大理白族自治州。地处滇西横断山纵谷地区,东为云岭、西为怒山。澜沧江及其支流沘江纵贯县境,怒江从西缘流过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稻、小麦、豆类为主。林畜为县内的优势资源。特产黑木耳、松茸、香菇、小红花椒等。以产盐著称。工业有采矿、森工、造纸、印刷、食品、水电等。永云、瓦贡公路与昆畹公路相接。名胜古迹有天池、虎头山、蟠龙寺、下澡塘温泉瀑布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炉河

    又名折多河、瓦斯沟河。在今四川康定县中部。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: “泸河源出折多山西南。东流七十里至炉。” 此水有南、北二源: 北源名雅拉河 (雅拉沟河),源出大炮山 (海拔4904米);西源名

  • 白纻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当涂县东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05当涂县:白纻山“本名楚山。桓温领妓游山,奏乐好为《白纻歌》,因改为白纻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当涂县:“登其上,则群山环列,江湖萦带,称为佳胜。”②即今湖北鄂

  • 上京

    ①即上都。京都的通称。东汉班固《幽通赋》:“皇十纪而鸿渐兮,有羽仪于上京。”②京都名。(1)唐渤海国以王都忽汗城为上京龙泉府,在今黑龙江宁安市西南渤海镇(东京城)。《新唐书·渤海传》:“天宝末,钦茂徙

  • 彰义站

    一作章义站。元置,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南彰义站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 章义故城 “在承德县 (今沈阳市) 西南……七十里,有章义站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梁化墟

    即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。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移内外管巡司治此。即今广东省惠东县西北梁化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移内外管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福永镇

    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西北福永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: 福永镇 “在县西南。有福永巡司,旧为屯门固戍寨,洪武三年改置巡司,三十一年迁于福永村,因改今名”。(1)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东莞市南

  • 青墩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崇德县。即今浙江桐乡市西北二十六里乌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桐乡县:青墩镇,“古有青墩,唐置镇遏使于此,与湖州之乌镇止隔一水”。1949年后与乌镇合并,定名乌镇。②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

  • 水西驿

   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北水西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赣州府赣县:水西驿“在府城西。元为水西站,洪武初改为驿,五年并置递运所于此”。清裁。

  • 大莫门城

    亦作大漠门城。唐时吐蕃筑,在今青海共和县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六年(728),“河西节度使萧嵩、陇右节度使张忠亮大破吐蕃于渴波谷;忠亮追之,拔其大莫门城,擒获甚众,焚其骆驼桥而还”。胡注:“大莫

  • 响水河

   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二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8毕节卫: 响水河 “在卫城东。悬崖飞瀑数十仞,有声如雷,下注成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3毕节卫指挥使司: 响水河 “ 《志》 云,河源有三,合流为一,南入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