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令支

令支

又作离枝、泠支、不令支。春秋、战国时国。在今河北迁安县西。《国语·齐语》:“遂北伐山戎,刜令支,斩孤竹而南归。”秦置为令支县。


古国名。又作冷支、离支、离枝、令疵、不令支。在今河北省迁安市西。《国语·齐语》:齐桓公“北伐山戎,刜令支,斩孤竹而南归”,韦昭注:“二国,山戎之与也。”《史记》作离枝。秦置令支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年尹

    北魏延和元年(432)改代尹置,治所在平城县(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)。太和十七年(493)改为代郡。北魏延和元年(432年)改代尹置,治万年县(即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古城)。太和十七年(493年)改代郡。

  • 显平县

    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。后废。

  • 祥集弄民宅

    在今江西景德镇市中心祥集弄内。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,内有明代民宅多处。其中3号、11号两宅建于明成化六年 (1470)。3号宅占地300平方米,建筑面积179平方米。11号宅占地500平方米,建

  • 西宗州

    唐武德四年(621)置,治所在宗居县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东南部地。贞观十一年(637)改宗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宗居县(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云南驿)。辖境即今云

  • 通北镇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。1917年设通北县于此。在黑龙江省北安市西南部、通肯河上游。面积 3384 平方千米。人口 4.2 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通北,人口1.6万。原名通康、通兴,后因位于通肯河之北

  • 十一行中书省

    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,境内除京师附近地区直属中书省,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,共设有岭北、辽阳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、甘肃、云南、江浙、江西、湖广、征东等十一行中书省。简称十一行省。元代从至治后到至正前,境

  • 分茅岭

   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钦州:分茅岭“明宣德二年没于交阯,嘉靖二十一年莫登庸降,仍归版籍”。

  • 太平关

    ①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二十里古城镇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绛州太平县:“有太平关,贞观七年置。”②明成化四年(1468)置,属横州。在今广西横县南隔江二里。③明置,属安化县。在今贵州思南县东三里。

  • 六里堰市

    又作角里堰市。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六里乡。清光绪《海盐县志》卷4:六里堰市,“《图经》:去县四十二里。《新纂》:堰以南为上河,去澉城六里,客船不能达澉,咸泊于此,居民辐辏成市,木商咸贾亦萃集焉”。

  • 大牢县

    隋开皇十三年(593)升大牢镇置,属资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荣县西。《元和志》卷33应灵县:大牢县“县界有大牢溪, 因取为名”。唐武德六年(623)荣州自公井县移治于此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应灵县。古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