仪阆县
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阆中、仪陇二县析置,治所在恩阳(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。同年8月改设恩阳县。
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6月由仪陇、阆中两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市恩阳镇。同年8月改建恩阳县。
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阆中、仪陇二县析置,治所在恩阳(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)。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。同年8月改设恩阳县。
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6月由仪陇、阆中两县析置,治今四川省巴中市恩阳镇。同年8月改建恩阳县。
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寿县西南一百余里,淠河东岸隐贤镇。因唐人董邰南隐居于此得名。在安徽省寿县西部。面积89平方千米。人口4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隐贤集,人口3000。因唐人董邵南举进士,不得志,隐
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四十里长安营乡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长安营“在城步县西南横岭峒。乾隆七年移本府同知驻此,并设游击守备千总防守”。
在今四川开江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绥定府一》:方城砦“在新宁县北三十里。四方璧立如城。明正德中,居民避寇于此,得免者数千人”。
即今四川岷江支流大渡河。《宋史·瀛国公纪》:德祐元年(1275),“知叙州李演将兵援嘉定府,遂解归,战羊雅江,兵败被执”。即此。
即石窟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武周山上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。其山最高处曰云冈,故称云冈石窟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。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1千米
即今广西邕宁县东北长塘。清雍正《广西通志》卷20南宁府宣化县:东去水路“东瓜塘十里至长塘”。
又作牙部、阿雅部。宋大理置,为教合三部之一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马关县西六十八里八寨镇。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。明代置八寨长官司,后为教化三部长官司副长官驻地。清代废为永平里,属开化府。
又作乌布萨诺尔。在清科布多东北境。即今蒙古国乌布苏省乌布苏湖。《清一统志·科布多》:乌布萨淖尔“在科布多城东北。特斯河自乌里雅苏台界西流入泊。和赖河、特里河、伊尔河、博尔河、扎尔河、齐塔齐河俱南流入泊
清顺治十三年 (1656) 置,属天津镇,设都司驻防。即今河北昌黎县东二十五里大蒲河镇。为海防要地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北六十五里牙城镇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霞浦县东北有牙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