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伊克昭盟

伊克昭盟

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后金天聪八年(1634)察哈尔林丹汗败死后,其所属鄂尔多斯济农额璘臣与诸台吉归附后金,仍驻牧河套故地。清顺治六年(1649)分编鄂尔多斯部为六旗,乾隆元年(1736)又增置一旗;七旗组成一盟,定会盟地于左翼中旗境内的伊克昭(意为大庙),故名。隶理藩院,并受绥远城将军节制。盟境东、西、北三面临黄河(部分地越过黄河),南以长城与陕西接界,后来长城附近地区被划属相邻的陕西及甘肃(宁夏府)诸县。1914年本盟划属绥远特别行政区,1928年隶绥远省。1950年,盟府由新街镇(今伊金霍洛旗南新街)迁至东胜县城。1954年绥远省撤消,隶内蒙古自治区。


旧盟名。1928年置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。辖东胜县及达拉特、郡王、扎萨克、准格尔、乌审、鄂托克、杭锦等旗。行政公署驻东胜县(今鄂尔多斯市东胜区)。原属绥远省。1954年改属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郡王、扎萨克二旗合置伊金霍洛旗;1961年分别设置海勃湾市和乌达市,1975年二市合并为乌海市;1980年鄂托克旗析置鄂托克前旗;1983年东胜撤县设市。2001年撤销伊克昭盟,改设鄂尔多斯市(地级),东胜市改东胜区;原伊克昭盟所辖各旗划归鄂尔多斯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荆亭戍

    又名荆亭城。在今安徽颍上县西南六十里。《宋书· 刘勔传》: 泰始五年 (469),汝阴太守杨文苌 “又频破虏 (指魏军) 于荆亭及戍西”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 汝阴、义阳二郡宋县 “有荆亭城”。

  • 迪化道

    1914年由镇迪道改置,属新疆省。治迪化县 (今新疆乌鲁木齐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哈密、吐鲁番两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及乌鲁木齐、克拉玛依、石河子、屯奎、沙湾、和布克赛尔、乌苏等市县。1916年,沙湾、乌

  • 沙涡镇

    金置,属交河县。在今河北阜城县东。

  • 延水

    ①即今陕西北部秀延河、清涧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延州:“(北魏)宣武帝置东夏州,废帝改为延州,以界内延水为名。”即此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6延安府:“延水在府城东门外,源出安塞县西北芦关岭,东南流入肤施县境,

  • 女灵山

    在今河南鲁山县西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“滍水之北有积石焉,世谓女灵山。其山平地介立,不连冈以成高,峻石狐峙,不托势以自远。四面壁绝,极能灵举,远望亭亭,状若单楹插霄矣。”

  • 天印山

    即方山。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方山”条引《丹阳记》载:“形如方印,故曰方山,亦名天印山。”见“方山(2)”。

  • 蒙舍池

    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。唐樊绰《蛮书》 卷5: 蒙舍川 “又有大池,周回数十里,多鱼及菱芡之属”。唐代由阳江曲回圩积为湖,称蒙舍池。今已不存。

  • 巴蔓子墓

    俗称将军坟。在今四川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东北民生路侧德兴里与莲花池交界处。巴蔓子为战国时巴国人。据《华阳国志·巴志》 记载:“周之季世,巴国有乱,将军蔓子请师于楚,许以三城。楚王救巴,巴国既宁,楚使请城

  • 顺昌府

    北宋政和六年 (1116) 改颍州置,治所在汝阴县 (今安徽阜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阜阳、太和、颍上、临泉等市县地。《宋史·高宗本纪》: “兀术及宋叛将孔彦舟、郦琼、赵荣等帅众十余万攻顺昌府。” 即此

  • 双溪驿

    在今浙江金华市城区南通济桥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金华县:双溪驿,“五代时钱氏置金华驿,宋元因之,明朝改为双溪马驿”。清时与双溪水驿并为双溪水马驿,雍正二年(1724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