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伊犁河

伊犁河

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,注入巴尔喀什湖。《清一统志·伊犁》:伊犁河“古曰伊列河,亦曰伊丽河,又曰帝帝河,即今伊犁河也。东源为空格斯河,西南源为特克斯河,东北源为哈什河,合而西流,名伊犁河。源流共长一千四百里。准部巨川也。南北支流不一,北侧固尔扎河、古尔班察罕水、阿里玛图河、策集河,南侧呼那海博拉河、古尔班哈尔奇拉河,左右交注,合而西流,四百余里,折西北流,又四百余里,南会支河,北行二百里,入巴勒喀什池”。历属中国。清代属伊犁将军管辖。同治三年(1864)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》将图尔根河注入伊犁河以下河段及巴尔喀什湖划入俄境。而光绪七年(1881)《中俄伊犁条约》更改为以霍尔果斯河注入伊犁河以下河段划入俄境(今属哈萨克斯坦)。


古称伊利水、帝帝河、亦剌河等。伊犁,维吾尔语意为“湿润、舒适、爽快”。上游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。有特克斯河、巩乃斯河、喀什河三源,均出天山,汇合后称伊犁河,流经昭苏、特克斯、巩留、伊宁、察布查尔等地,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内,注入巴尔喀什湖。全长约 1500 千米(中国境内441千米,流域面积为5.7万平方千米)。多年平均流量528米3/秒。河水由冰雪和雨水补给。是新疆水量最丰富的河流。两岸土地肥沃,为粮油瓜果之乡。建有十八座水库及多座水电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洞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29蓬溪县:石洞镇“在县北三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泸县西北石洞镇。清嘉庆《泸州志》卷2:石洞镇场在“州西北三十里”。民国《泸县志》卷1:石洞镇场“

  • 恩阳

   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。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置仪阆县治此。同年改名恩阳县。

  • 黄桥镇

   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1940年新四军在此取得黄桥战役的巨大胜利。②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南黄桥村。清道光 《江阴县志》 卷2: “黄桥镇五保,县西南二十五里。” 民国《江苏

  • 辰州府

    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)朱元璋改辰州路置,属湖广行省。治所在沅陵县(今湖南沅陵县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怀化、吉首二市及沅陵、泸溪、辰溪、溆浦、黔江、麻阳苗族自治县、芷江侗族自治县、新晃侗族自治县等地。清

  • 五盐井

    即雒马五盐井。在今云南洱源县西,与云龙县接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:“五盐井提举司,洪武十六年置,万历四十二年废。”

  • 乌尔堪屯

    明末清初达斡尔族屯寨。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东北精奇哩江(结雅河)上游支流乌尔堪河口南岸。清乾隆《盛京吉林黑龙江等处标注战迹图》:精奇哩江上源支流乌尔堪河口有乌尔堪屯。17世纪中叶,沙皇俄国波雅尔科夫、哈

  • 许田

    春秋鲁地。在今河南许昌市东北五十一里许田村。《春秋》:桓公元年(前711),“郑伯请以璧假许田”。《公羊传》曰:“许田者何?鲁朝宿之邑也。诸侯时朝乎天子,天子之郊,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鲁

  • 武缘县

    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东郁江北岸伶俐镇。大业三年(607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南晋州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邕州。北宋天圣五年 (1027) 移

  • 永和隘

    在今山西陵川县南五十里夺火乡。明置巡司于此,后废。

  • 邞县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胶州市西南七十里黔陬城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胶水注》:“胶水北流径西黔陬城东,晏伏所谓高密郡侧有黔陬县。《地理志》曰:胶水出邞县,王莽更之纯德矣。疑即是县,所未详也。”古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