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俱利城

俱利城

在今河南渑池县西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“谷水又东径秦、赵二城南……世谓之俱利城。耆彦曰: ‘昔秦赵之会,各据一城,秦王使赵王鼓瑟,蔺相如令秦王击缶处也。’” 《元和志》 卷5渑池县: “谷水,南去县二百步。东经秦、赵二城,俗谓之俱利城。东城在县西十三里,西城在县西十四里,昔秦、赵会于渑池之处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枣台铁路

    亦称峄县铁路。从山东枣庄经峄城至台儿庄。全长45公里。清光绪三十四年 (1908) 动工兴建,1911年建成。为中兴煤矿公司所筑之轻便铁路。

  • 洞噶拉山

    即今西藏堆龙德庆县西北东嘎拉。下临拉萨河。藏语意为白山咀、白山坡。另据清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3称: “布达拉西三十里,耸峻连霄,高四百余丈。唐古忒语谓海螺曰洞噶,山形似螺,故名。” 古时上修碉卡,形

  • 大关山

    即古邛崃山。今四川荥经县西南与汉源县交界之大相岭山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荣经县:“西有大关山,邛崃关在焉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荣经县:大关山在“县西八十里,山极险隘,当西南彝要路。或曰山即邛崃之西麓,邛

  • 胜州墟

    即今广西苍梧县东南胜州村。明、清置长行巡司于此。

  • 积烟山

    在今江西余江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饶州府安仁县: 积烟山 “在县 (治今锦江镇) 西南八十里。宋末邑人陈羍与蒙古兵战于此,兵败死之”。古山名。在今江西省安仁县西南。南宋末,邑人陈羍与蒙古兵战于积

  • 三门海

    在今广东东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东莞县:三门海在“县西南六十里海中,有三洲,潮自东南来,至此分为三道,既而复合,因曰三门。《旧志》,县境海道之备,有南头、屯门、鸡栖、佛堂门、十字门、冷水

  • 江口司

    在今福建福清市南江阴镇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移南日巡司于此,改名江口巡司。

  • 必出江

    在今青海柴达本盆地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4安定卫:必出江“在安定卫东。明永乐二十二年中,使乔来喜使西域,行至必出江,死于贼”。即此。

  • 清浪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。清雍正五年(1727) 改为青谿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。属湖广都司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

  • 飞云濑

    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,跨马关水上。清嘉庆《密县志》卷6:飞云濑“石色青碧,有数窦,水穿其中,鸣泻之声,瑟瑟中听。前有渟渚,可驾一舟。亦名锦石洲, 以其在水中也。上可坐百人,为高士游览之所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