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倘俸县

倘俸县

元至元二十四年 (1287) 置,属仁德府。治所在易浪湳龙 (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九十二里古城)。次年改归厚县。


古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四年(1287年)置,治今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西。属仁德府。次年改归厚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槽河

    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固始县:石槽河“在县南四十五里。源出商城县大苏山,北流入于史河”。

  • 南交

    即交趾。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。《尚书·尧典》: “申命羲叔,宅南交。” 蔡沈注: “南交,南方交阯之地。”一作交阯、交趾。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,一说指今长江下游一带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申命羲叔,宅南交。”

  • 景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成平县置,属瀛州。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。大业初属河间郡。唐属瀛州。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废为镇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成平县置,治今河北省沧县西

  • 水窦

    在今广西蒙山县东南。《太平天国文献史料集》:咸丰元年(1851),赛尚阿等奏永安州城失守折:太平军败清军,“现踞州城并附近之莫家村、卫龙村及水窦等处”。

  • 女国

    西藏古代族部名。为东女国、西女国之简称。(1)东女国之简称。《隋书·裴矩传》:“其三道诸国,亦各自有路,南北交通,其东:女国,南:婆罗门国等,并随其所往,诸处得达。”东女国地在今西藏昌都地区东北部及四

  • 内乡县

    隋开皇三年(583)以避讳改中乡县置,属邓州。治所即今河南西峡县。大业初属淅阳郡。唐属邓州。金移治渚阳镇(即今河南内乡县)。清属南阳府。民国初属河南汝阳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在河南省西南部。属南阳

  • 小涧

    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:小涧“在城(今美坪峒)西南。有两涧合流,盘旋司南,不通舟楫”。

  • 邿城

    在今山东济阳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济阳县 “新市城” 条下: “又县西二十五里有邿城,《志》 以为春秋时邿国也。”

  • 札雅

    即察雅。在今西藏察雅县东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至乍丫,有寺院,即《会典》图注之札雅庙也。”

  • 三山门

    明南京城西门之一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水西门。因门外有三山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