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福镇
即今江苏吴县西光福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部,西临太湖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光福,人口 6000。镇以古诗“湖光十色,洞天福地”命名。1949年为光福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。盛产桂花、茶叶、蚕茧及橘、杨梅、枇杷等。有缫丝、建材、皮件、纺织机械、日用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厂;刺绣、盆景为传统手工艺品。光福机场位于境内,苏光太公路经此,水运沟通京杭运河。名胜古迹有楞严经石刻、香雪海、司徒庙、圣恩寺等。
即今江苏吴县西光福镇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西部,西临太湖。面积70平方千米。人口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光福,人口 6000。镇以古诗“湖光十色,洞天福地”命名。1949年为光福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4年置镇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。盛产桂花、茶叶、蚕茧及橘、杨梅、枇杷等。有缫丝、建材、皮件、纺织机械、日用化工、食品加工等厂;刺绣、盆景为传统手工艺品。光福机场位于境内,苏光太公路经此,水运沟通京杭运河。名胜古迹有楞严经石刻、香雪海、司徒庙、圣恩寺等。
即南疆八城。清中期以来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城之统称。清中期以后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周围各城之统称。清乾隆二十四年(1759年)起,在喀什噶尔(今喀什市)、英吉沙尔(今英吉沙县)、叶尔羌、和阗
明置,治所在今贵州丹寨县东北二十里夭坝司。清康熙五十年(1711)废。
①辽置,为中京大定府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大定县:“白霫故地。以诸国俘户居之。”元至元二十九年(1292)改为大宁县。②元至元二十年(1283)降大安州置,属沔州。治所在
在今云南大理市东,凤仪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赵州: 宿龙山 “在州 (今凤仪镇) 北十五里。顶有浮图,唐镇南将军韦仁寿所建。或曰,山在州东龙伯山之南”。
在今安徽合肥市西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5庐州:大蜀山“在合肥县西二十里。合肥四郊坦夷,蜀山杰出于其右。上有寺曰开福,又有永济龙王庙”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庐州:大蜀山,“《尔雅》释山:蜀者独也。此山独
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阳德县置,属柳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。贞观十二年(638) 属严州。北宋初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以阳德县改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东南古郎山下,属
一名峡。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延平府南平县:苍峡“在府南百二十里。两岸青山回合,建溪经其间,转折而东南出”。
在今广东信宜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信宜县: 雷公岭 “在县东北百里。山空洞,雷鸣则涧谷响应”。
一作百家坪。即今湖南宁远县北五十六里柏家坪镇。镇西有舂陵故城遗址。清光绪 《湖南通志》 卷1宁远县图: 县北有柏家坪市。
西汉元鼎二年 (前115) 建。在长安城中北关内 (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未央乡卢家口村)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 载: “元鼎二年春,起柏梁台。”《三辅黄图》 卷5引 《三辅故事》 云: “以香柏为梁也。武帝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