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分宜县

分宜县

北宋雍熙元年(984)析宜春县置,属袁州。治所在钤阳(今江西分宜县东南江口水库区)。《舆地纪胜》卷28袁州:分宜县,“《宜春志》云,以其地分自宜春,故曰分宜”。元属袁州路,明、清属宜春府。民国初属江西庐陵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958年因县城被淹,迁治一介桥(今分宜镇)。明时严嵩是分宜县人。


在江西省西部。属新余市。面积1388平方千米。人口30.8万。辖5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分宜镇。汉、唐宜春县地。北宋雍熙元年(984年)析宜春东境于安仁镇置分宜县,以分自宜春得名。《舆地纪胜》袁州分宜县下引《宜春志》云:“以其地分自宜春,故曰分宜。”治钤阳(今县城南5千米江口水库库区内),隶袁州。元隶袁州路。明隶袁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,1914年属庐陵道,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袁州专区,1952年属南昌专区,1958年属宜春专区。因修建江口水库,县治钤阳镇被淹,迁治谭家边(即今址)。1960年县治命名分宜镇。1970年属宜春地区,1983年属新余市。地处赣西山地东部,袁河(大部为江口水库库区)横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盛产稻、苎麻、油菜籽、花生、芝麻、绿豆等,山地富森林,为省苎麻、油茶生产重点县。有煤、铁、石灰石等矿。铁坑铁矿为省内最大的露天铁矿,分宜电厂为大型火力发电厂。工业有采矿、发电、冶金、机械、造纸、水泥、食品、酿造、塑料等。中国林科院江西大岗山实验局设境内。浙赣铁路横贯县境中部,在分宜镇与分文铁路相交,有樟宜、分安、上分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仙女湖风景区、洪阳洞、桃源洞、观音岩、万年桥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辽中京遗址

    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附近。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建,为中京道大定府治,又为辽陪都之一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“皇城中有祖庙,景宗、承天皇后御容殿。城池湫湿,多凿井泄之,人以为便。”宋王曾《上契丹事

  • 永安戍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兴元元年(784),李希烈部将杜少诚南寇蕲、黄,欲断江路,“曹王皋遣蕲州刺史伊慎将兵七千拒之,战于永安戍,大破之”。胡三省注:“永安戍在黄州黄冈县界。”在今湖北省黄冈

  • 南清河郡

    西晋分平原郡置,治所在灵县 (今山东高唐县南三十里南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高唐县附近地。北齐废。

  • 古浪河

    古名松陕水。即今甘肃古浪县之古浪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古浪所:古浪水“在所南。流绕关城,所以此名”。

  • 上虞县

    秦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上虞市(百官镇)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 引《晋太康地记》云:“舜避丹朱于此,故以名县……亦云禹与诸侯会,事讫, 因相虞乐,故曰上虞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)废。唐贞元元年(78

  • 北岭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州府:北岭在“府北三十里。路通连江县。悬崖而跻,高几千丈。宋嘉祐三年,侯官令樊纪夷高直曲,培凹续陷,岭失故险。今为往来通道”。

  • 楼烦监

    唐初置,设监牧使,由岚州刺史领之。在今山西娄烦县。贞元十五年 (799) 别置监牧使。龙纪元年 (889),李克用表置为宪州。唐初楼烦监牧由岚州刺史兼领。贞元十五年(799年),杨钵为监牧使,遂专领监

  • 棘泽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长葛市东北,双洎河南岸。《左传》: 襄公二十四年 (前549) 冬,“楚子伐郑以救齐,门于东门,次于棘泽”。春秋郑地。在今河南省长葛市东北。《左传》襄公二十四年(前549年):楚子伐

  • 东魏县

    北魏改魏县置,属东魏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长山镇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改魏县置,治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。属广川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海伦厅

    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 (1905.1) 置,属黑龙江将军。治所在通肯城 (即今黑龙江省海伦市)。三十四年 (1908) 升为府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年)置,治今黑龙江省海伦市。三十四年升为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