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丰县
①东汉末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瓦房店市。西晋废。
②1947年改西安县置,属辽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辽源市。1949年复改西安县。
(1)古县名。东汉末置,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。属辽东郡。西晋废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十五年(438年),北燕王冯宏奔高丽至辽东,“高丽处之平郭,寻徙北丰”,即此。(2)旧县名。原名西安县,1947年改名,治今吉林省辽源市。属辽北省。1949年复名西安县,隶辽东省。驻地不变。1954年划归吉林省。1956年更名东辽县。1969年东辽县撤销,并入辽源市。
①东汉末置,属辽东郡。治所即今辽宁瓦房店市。西晋废。
②1947年改西安县置,属辽北省。治所即今吉林辽源市。1949年复改西安县。
(1)古县名。东汉末置,治今辽宁省瓦房店市。属辽东郡。西晋废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宋元嘉十五年(438年),北燕王冯宏奔高丽至辽东,“高丽处之平郭,寻徙北丰”,即此。(2)旧县名。原名西安县,1947年改名,治今吉林省辽源市。属辽北省。1949年复名西安县,隶辽东省。驻地不变。1954年划归吉林省。1956年更名东辽县。1969年东辽县撤销,并入辽源市。
又名查浦、柤渎、柤塘。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南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静传》: “是时太守王朗拒(孙) 策于固陵,策数度水战,不能克。静说策曰:‘朗负阻城守,难可卒拔。查渎南去此数十里,而道之要径也’ ……便分
即今台湾省基隆市东北之海中彭佳屿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北澎湖屿“在彰化县极北鸡笼城东北大海中。《旧志》:屿低平宽广,周约二十余里,其旁多溜,舟人惮之”。
一名云山。在今四川蓬安县东南河舒镇北燕山寨。《寰宇记》 卷139朗池县: 披衣山 “在县西南六十里。天将雨,山上云雾驰曳如披衣焉,上有云山寺”。
在今广西靖西县西荣劳乡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 “频峒隘” 条: “又荣劳隘,在 (归顺) 州西七十里。”
即今湖北南漳县西长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保康县: 常平堡在 “县东南九十里,东南去南漳县亦九十里。《会典》 作长坪店。为控扼要地。成化中,拨荆州右卫官兵戍守。嘉靖十九年,移七里头巡司置于此”。
在今天津市蓟县东六里。其地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。出土铜器、石器、骨器、陶器等近百件;有铜刀、铜耳环、石簇、穿孔石斧等。经鉴定,约有四千余年历史。
亦作计戍水、计舒河。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。《魏书·西域传·龟兹国》:龟兹国“其南三百里有大河东流,号计式水,即黄河也”。
一作柏莒。《春秋》: 定公四年 (前506),“冬十有一月庚午,蔡侯以吴子及楚人战于柏举。楚师败绩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战于伯莒”。其地说法主要有三: (1) 在今湖北黄州市团风镇南之举洲。《水经·江
即今陕西商州市西北牧护关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 秦二世三年 (前207),沛公攻武关入秦,“子婴诛灭赵高,遣将将兵距峣关……沛公引兵绕峣关,逾蒉山,击秦军,大破蓝田南”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) 移置青泥
即占婆补罗的省译。“补罗”是梵语“城”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