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泺
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南莲花泡子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奉穆宗命,太祖伐温都部跋忒,“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,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、北泺之间,杀之”。即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南莲花泡子。《金史·太祖纪》:奉穆宗命,太祖伐温都部跋忒,“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,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、北泺之间,杀之”。即此。
一名光明岩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金顶上,为观宝光 (佛光) 处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: “俯视岩腹有大圆光,偃卧平云之上,外晕三重,每重有青黄红绿之色。光之正中,虚明凝谌,观者各自见其形……食顷,光
亦作肚古锦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乌得里湖之东。清初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 《皇舆全览图》: 黑龙江下游西岸必占河口南有 “肚古锦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 作 “都古津
在今浙江江山市南清湖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 清湖渡在 “县南十五里。官置浮梁以济行旅”。
即唐纳州都阙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纳州都宁郡县八,“都阙”作 “都县”。
清置,在今黑龙江省呼兰县北。
唐置,在今四川射洪县南。唐诗人杜甫《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》 诗云: “驿楼衰柳侧,县郭轻烟畔。一川何绮丽,尽目穷壮观。”光绪 《射洪县志》 卷2: 通泉驿,“ 《旧县志》: 在旧通泉县西。昔设
①蒙古中统元年(1260)于顺庆府置征南元帅府,至元四年(1267)改为东川路统军司,后改东川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复为顺庆府。②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东川路置,
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五十里枫亭镇。《清一统志 · 兴化府》: 枫亭镇 “唐为枫亭馆,宋改太平驿,元曰枫亭驿,明置巡司,本朝康熙元年筑堡”。在福建省仙游县东南部、枫慈溪两岸。面积88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
即今浙江平湖市东南二十六里乍浦镇。以有乍浦得名。唐会昌四年(844)置乍浦镇遏使。南宋淳祐六年(1246)设乍浦市舶提举司。明设税课局,洪武十四年(1381)置镇,并于此置巡司。十九年(1386)置乍
在今安徽庐江县东北五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庐江县“有东顾山”。《清一统志·庐州府一》:东顾山“俗名马家山,为县左护,有黄荆、金狗、诸窝泉出此,灌溉田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