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燕
①即燕。西周封国。都蓟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,故称北燕。
②又名黄龙国。十六国之一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冯跋灭后燕,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市),史称北燕。高云死,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领有今辽宁西南和河北东北部地区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为北魏所灭。
①即燕。西周封国。都蓟(今北京城西南隅)。后世为与南方的燕相区别,故称北燕。
②又名黄龙国。十六国之一。东晋义熙五年(409)冯跋灭后燕,都龙城(今辽宁朝阳市),史称北燕。高云死,跋即天王位于昌黎县(今辽宁朝阳市)。领有今辽宁西南和河北东北部地区。南朝宋元嘉十三年(436)为北魏所灭。
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南二十五里周村乡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永年县图: 西有周村。
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泸州置,治所在泸川县 (今四川泸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泸州、泸县、富顺、隆昌、合江、纳溪、江安等县市地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泸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泸川郡。乾
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2:“一百八塔寺,在硖口山内,以塔数名。”为元塔。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。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,其余各排较小。造型分别为覆钵式、宝瓶式、葫芦式的
北周天和五年(570)改开江郡置,属开州。治所在新浦县(今四川开县西南南门镇西北)。建德五年(576)废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改开江郡置,治新浦县(今重庆开县西南)。属荆州。辖境约当今重庆市开县、
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在今云南潞西县芒市坝子。
即永固陵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五十里方山上。为北魏文明太后冯氏陵。
即今吉林辉南县东南辉南镇。清宣统初,辉南厅自大肚川移治于此。
旧称崇爻、奇莱。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。清同治十年(1874)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、花莲市东郊。面临太平洋。
又作温溪文扎卡宗。民国时属西藏地方政府,治所即今西藏乃东县东北温村。“温”,藏语意为耳聋。
南齐置,属宣城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宣州市境。旋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