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安邑

南安邑

战国时蜀国地。即今四川乐山市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南径南安县……县治青衣江会,衿带二水矣,即蜀王开明故治也。” 秦灭蜀国后置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蓬莱城

    在今山东蓬莱市北丹崖山上。《元和志》卷11蓬莱县: “昔汉武帝于此望蓬莱山,因筑城,以蓬莱为名。” 明曰 “备倭城”。

  • 滚河

    亦作衮河。即今湖北枣阳市南白水河、滚河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: 白水 “源出襄阳县东六十里大阜山,西南流名滚河,至襄阳县界,西流入白河”。旧称昆河,后讹称今名。唐白河支流。在湖北省中北部。源于随州市

  • 大龙湫

   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雁荡山中。高差约一百九十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温州府乐清县:雁荡山“有大、小龙湫,会诸溪涧水,悬崖数百丈,飞瀑之势,如倾万斛水,从天而下也”。在浙江省乐清市雁荡山马鞍岭西。是中国著名

  • 白跶寨

    在今浙江江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江山县:白跶寨在“县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深袅山

    在今浙江浦江县西五十里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 婺州浦江县 “有深袅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金华府浦江县: 深袅山 “重峦复嶂,峭拔千仞,溪流清澈,即浦阳江之源也”。

  • 大蒙山

    在今安徽萧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萧县:大蒙山“在旧县东二十里。其相接者,曰小蒙山”。

  • 阴陵山

    ①在今安徽和县北八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8和州:阴陵山“在乌江县西北四十里。即项羽迷失道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和州》:阴陵山“在州北八十里,接江浦县界。……《州志》:山小多石,上有刺枪坑,阔一丈许。石罅水

  • 施溶州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,属永顺宣慰司。治所即今湖南永顺县东南王村镇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改会溪施溶等处长官司置,治今湖南省永顺县东南。为土州。属永顺宣慰司。清时废。

  • 狼水

    即白狼水。今辽宁西南部大凌河上游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龙城县有狼水。《水经·大辽水注》:“白狼水又东北径龙山西,燕慕容皝以柳城之北、龙山之南,福地也,使阳裕筑龙城,改柳城为龙城县。”

  • 明安站

    又作察罕脑儿站、昔宝赤站。元上都至大都南驿路第三站。在今河北沽源县北小红城古城 (元察罕脑儿行宫) 东闪电河旁。明初仍为开平卫南路驿站。后废。在今河北省沽源县东北大红城。因地近察罕脑儿,故又称察罕脑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