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平关
①明置,属南川县。在今四川南川市西南四十里南平镇。
②即今云南禄丰县西南南平关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 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①明置,属南川县。在今四川南川市西南四十里南平镇。
②即今云南禄丰县西南南平关。明洪武十六年(1383) 置土巡检司于此。
1943年1月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所在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2月裁撤。1940年由托索湖、长石头山一带析置,治长石头(在今青海玛多县东)。1946年裁撤。
①春秋时晋国曲沃之别称。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。《史记·晋世家》: 献公二十一年 (前656),“申生自杀于新城”。《索隐》: “ 《国语》 云: 申生乃雉经于新城庙。韦昭云: 曲沃也,新为太子城,故曰新
(湧)金泉 在今山西夏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夏县: 涌金泉在 “县西南十五里,西入安邑之黑龙潭。相传盐池得此水始凝结”。
亦作亚父山。在今江苏徐州市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中》:彭城县有亚父冢。《宋书·张畅传》:元嘉二十七年(450),魏“(拓拔)焘始至(彭城),仍登城南亚父冢,于戏马台立氈屋”。
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南五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宁府》:四城山“亦名四层山。危壁峭立,上有巨石黑色,名铁印山。下多屯田军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作“泗城山”。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石城县置,为通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达川市。《寰宇记》 卷137通川县: “以地带四达,故曰通川。” 大业初为通川郡治。唐武德初复为通州治,天宝初为通川郡治,乾元初为通州治。
①南朝梁太清元年 (547) 改西豫州置,治所在广陵城 (今河南息县)。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名东豫州。②西魏改东荆州置,治所在比阳城 (今河南泌阳县西)。隋开皇五年 (585) 改为显州。③西
即先家城。今西藏申扎县治。
在今云南洱源县东北四十里。唐樊绰《云南志》 卷3作牟苴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浪穹县“莲花山” 条下: “其相连者曰蒙次和山,三面绝险,一面临河。六诏时,施浪诏居此两山下,亦曰蒙次和村。”见“莲花山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胜乡鸡冠岭上。《明史·刘显传》:万历元年(1573),都掌族“阿大自守鸡冠。显令人诱以官,而分五哨昼壁九丝城下。……郭成破鸡冠,获阿大”。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兴文县:鸡冠岭砦“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