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城
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四十里。相传为灵公所都。
②即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因明于此设盐井卫,故名。
①在今河南清丰县东南四十里。相传为灵公所都。
②即今四川盐源县东卫城镇。因明于此设盐井卫,故名。
1946年置,属宁城县。即今内蒙古宁城县驻地天义镇。以北洋军阀时期此地曾有一商店名“天义号”而命名。1954年宁城县由八里罕迁治于此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部、东小河西岸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29平方
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西樊山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广宴亭“在武昌县西樊山。唐广德中,樊口津吏欲为候舍,元结验之图记,以为故孙吴游宴地,乃谕县令马珦建亭,名曰广宴。结为之记”。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西樊山
①在今山西新绛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绛州: 廉城 “在县东北十里,相传赵将廉颇戍守之地。今曰廉城村”。②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暖泉附近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高平川水“又北径廉城东。按 《地理志》:
在今四川重庆市西。《元史·杨文安传》:至元七年(1270),“从严佥省攻重庆,大战龙坎,败宋兵”。即此。明、清为龙坎铺。
又名清河口。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五十里老滦河底入海处。旧时滦河由滦南县东北马城向南经此入海。自清嘉庆二十年(1815)河徙,遂涸。
即今安徽濉溪县西南百善镇。北魏时为白掸县治。
又称禄康插木、龙王潭、龙王塘。即今西藏拉萨市内布达拉宫后之龙王潭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“在布达拉后有一池,约四里,中建八角琉璃亭。又名水阁凉亭。”
元驿站。在今蒙古国南中戈壁省乌兰托沙兰加太。《经世大典·站赤》:“和林之南沙兰秃等六处马站,连年经值风雪,刍草不生。”为丰州(今呼和浩特东)通往和林的重要驿站。
明成化七年(1471)析金华、兰溪、龙游、遂昌四县置,属金华府。治所在汤塘(今浙江金华县西五十里汤溪镇)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金华县。古旧县名。明成化七年(1
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里东滩村,黄河渡口。《清一统志· 绛州一》: 济民渡 “在垣曲县南黄河南岸 (原文误,应为 “北岸”),至渑池县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