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卫辉市

卫辉市

1948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汲县城区析置,辖中山镇及德胜镇。治所即今河南卫辉市。1949年撤销。


在河南省北部。新乡市代管。面积882平方千米。人口48.4万。辖1街道办事处、7镇、9乡。市人民政府驻汲水镇。殷为京畿牧野地。战国为汲邑,属魏。秦属河内郡。西汉置汲县(治今卫辉市西南汲城村)。西晋泰始二年(266年)置汲郡,治汲县,后废汲县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年)复置汲县,后移汲郡治枋头城(今浚县西南)。永安中置伍城县(治今卫辉市区),北齐废汲县入伍城县。隋开皇六年(586年)改伍城县为汲县,属卫州;大业三年(607年)改属汲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卫州治此,天宝初改为汲郡,乾元初复为卫州。金大定二十六年(1186年)移治共城县(今辉县市),二十八年复治汲县。贞祐三年(1215年)徙治胙城县(今延津县北)。蒙古宪宗元年(1251年)还治汲县。中统元年(1260年)取卫、辉二州之首字置卫辉路。明、清为卫辉府。1913年属豫北道,1914年属河北道,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1948年析汲县县城置卫辉市,1949年撤市入县,属平原省新乡专区。1952年属河南省新乡专区,1969年属新乡地区,1983年由新乡市代管。1988年撤销汲县,设立卫辉市,由新乡市代管。以右卫辉路府得名。地处太行山地和黄卫冲积平原,地势西北高东南低。卫河和共产主义渠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谷子、豆类为主。山区产山楂、柿、核桃。矿产有重晶石、煤、大理石等。有采煤、五金、化肥、造纸、人造毛皮等厂矿。京广铁路、京珠高速公路、107国道经过中部,新范公路经南部。古迹有比干庙、镇国塔、千佛洞、宁静寺内陀罗尼经幢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黾池

    一作渑池。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 赵惠王二十年 (前279),“与秦会黾池,蔺相如从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又作渑池。在今河南省渑池县西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赵惠文王二十年(前279年

  • 牛羊汛

    在今云南西畴县南四十八里牛羊箐(今老街)。清设牛羊汛。

  • 南甸府

    蒙古改南甸路置,元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囊宋。辖境相当今云南梁河县地。明初为南甸宣抚司。蒙古置南甸路,后改为南甸军民府。属云南行省。治今云南省梁河县东北曩宋。辖境在今云南省梁河县一带。明初

  • 武街县

    亦作武阶。西晋惠帝置,属狄道郡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东。北魏废。十六国前凉张骏于此置武街屯护军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滥水又西北径武街城南。” 《新唐书·玄宗纪》: 开元二年 (714),“薛讷及吐蕃战

  • 溱水

    ①又名潧水、鄫水。即今河南新密市东溱河。《诗经·郑风·溱洧》: “溱与洧,方涣涣兮。”《说文》: “溱水在郑国,南入于洧。”②即今河南确山县西南溱头河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溱水出浮石岭北青衣山,亦谓

  • 由拳县

    一作由卷县。秦始皇三十七年(前210)改长水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桐乡市东北二十里,后徙治今浙江嘉兴市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吴郡由拳县,刘昭注引干宝《搜神记》:“秦始皇东巡,望气者云‘五百年后江

  • 门村山砦

    在今广东化州市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化州:门村山砦“在州境。《志》云:州境瑶山凡五十有一,向皆分兵戍守”。

  • 西渡镇

    北宋置,属衡阳县。即今湖南衡阳县。1952年衡阳县迁治于此。(1)在上海市奉贤区西北部,北濒黄浦江。面积24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萧塘,人口 2100。以境内渡口为名。相传秦始皇东游

  • 上津堡

    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南朝以来为上津县治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)设巡司于此。嘉庆十一年(1806)裁。即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上津镇。清乾隆十九年(1754年)设巡检司于此,嘉庆十一年(1806年)

  • 街泉亭

    即街亭。西汉街泉县故治。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: 汉阳郡略阳县 “有街泉亭”。即“街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