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溪

双溪

①即今浙江遂昌县西之前、后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遂昌县:双溪“在县治南。其源一出县西北之大楼岩,引流而东谓之金溪;一出县西北七十里之湖山, 亦谓之湖溪, 群山之水皆汇入焉,萦洄荡漾,恍若江湖,经县东南一里碧澜桥始合为一”。

②在今浙江嘉兴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嘉兴府:双溪“在府东十里。松江漕舟由嘉善县达于双溪,又西北合于运河”。《清一统志·嘉兴府一》:双溪,“以其近汉塘、魏塘,故名”。

③瓯江支流。指今浙江武义县西南宣平港上游之午溪及其支流东溪、西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宣平县:双溪在“县(治今柳城镇)南一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处州府》:双溪“其上流有二源,一出竹��岭,东流至县西栗山之南,谓之午溪;一出砻硿山,东南流至栗山之西,谓之申溪。二溪合流曰双溪”。

④在今浙江余杭市西一百三十六里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双溪“有二源,一出天目山,一出高陆山, 至双桥合流, 又东入径山港,达于苕溪”。

⑤即今浙江临安县西、昌化溪在昌化镇南的一段河道。宋《咸淳临安志》卷36昌化县:“双溪在县(今昌化镇)前一百步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0昌化县:县境之水“东经县治前,溪中有洲,水分南北,因曰双溪”。

⑥在今浙江淳安县西南。宋《景定严州续志》卷8遂安县:双溪“自歙山发源,东至三渡,与邑境诸小涧合,又东至于县,又东入于武强溪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遂安县:双溪“源出歙县界之石岭,分为二流,既而复合”,故名。1960年后,径入千岛湖。

⑦在今福建永泰县西三里越峰山下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双溪“有二派,一出县西南山中者曰洑口溪,亦曰南溪;一出县西北十七里瑞峰山者曰漈溪,亦曰西溪,合流为双溪,会流入大樟溪,为泽苗江”。

⑧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四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7崇安县:双溪“源亦出分水岭,流经此,达于西溪”。

⑨在今福建南靖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南靖县:双溪在“县治前。一曰大溪,出县西南平和县界,入县境,与诸溪合,至县前;一曰小溪,出西北龙岩县界,经县北,亦与诸溪合流,至县前合大溪,东流出峡口,入龙溪县界,即南溪上源也”。

⑩即今江西靖安县西北潦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昌府靖安县:双溪“源出宁州之毛竹山,东北流入县界,分二支,复合流而绕县前,又东北出安义县界,汇奉新江诸水注于修水”。

(11)在今广东饶平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双溪“在饶平县西五十里平溪村。《旧志》,一曰漳溪,源出青嶂洞山,东流四十里与黄冈溪合;一曰秋溪,在县西龙眼城,中有石龟潭,合小江溪入海”。

(12)在今广东雷州市东南南渡河口南岸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海康县图:双溪炮台设此。

(13)今四川荣县北旭水河(荣县河)上源之一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0荣州:双溪“城之北三里许。高城山下有双溪,一从西来,其水浊;一从东来,其水清,会于此。又西别流绕州衙之后,绕城出东南隅。州城之东北又一水,自赖镰坝东入鲲化桥,与前双流水合流而南,出公井镇入富顺监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胶水县

    隋仁寿元年 (601) 改长广县置,属东莱郡。治所即今山东平度市。唐属莱州。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省入平度州。古县名。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长广县置,治今山东省平度市,属东莱郡。唐属莱州。宋

  • 顺德堡

    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南。清梁份 《秦边纪略》 卷3: 高台所 “南至顺德堡三十里”。

  • 费德哩山

    在今吉林靖宇县南。为松花江与辉发河的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: 费德哩山 “在(吉林) 城南五百里,高二十里,周四百余里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8: “费德哩,倚傍也。”

  • 梅厂村

    即今天津市武清县东二十一里梅厂镇。清乾隆 《武清县志》 卷1里社: 崔二里有梅厂村。

  • 笼山城

    唐建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唐广德元年 (763),吐蕃陷维州笼山城。《清一统志·杂谷直隶志》: 笼山城“在厅北。唐置戍于此。今为笼山番寨”。在今四川省汶川县北。唐广德年间,吐蕃攻陷维州笼山城,即

  • 通江桥

    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南中河上。宋 《淳祐临安志》 卷10谓盐桥运河经由 “通江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杭州府: 通江桥 “在城南。宋淳熙二年漕臣赵磻老议于此置版闸,以节宣江水”。

  • 伊勒门站

    又作一而门。清置,故址在今吉林永吉县西伊勒们站村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尼什哈站”条下:“蒐登站,又西南七十里至伊勒们站。”村名。在吉林省永吉县西部。属金家满族乡。人口890。满族占55%。曾是伊勒

  • 弋阳馆

    唐置,在今江西弋阳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弋阳县:弋阳馆在“县治东。唐置,宋因之。今为葛溪水驿”。唐置,在今江西省弋阳县南。唐张祜《题弋阳馆》诗:“一叶飘然下弋阳,残霞昏日树苍苍。”即指此。

  • 乐安水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东北洛安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乐安水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东七十里。源出筋竹平里山涧,转流入乌江。舟楫济此无险,得以乐安”。

  • 永定县

    ①唐武德中置,为淳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郁江北岸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属横州。熙宁四年(1071)废。元祐三年(1088)复置,寻改为永淳县。②唐天祐中改尧城县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