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发廷噶珊
又作古发潭、古法坛、谷发亭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东北黑龙江南岸。原为明古伐替站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下游南岸有“古发潭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“古发廷噶珊”。康熙《平定罗刹方略》卷1:顺治十七年(1660)“巴海大败之古法坛村”。即此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又作古发潭、古法坛、谷发亭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(伯力)东北黑龙江南岸。原为明古伐替站。清属宁古塔将军。康熙《皇舆全览图》:黑龙江下游南岸有“古发潭噶山”。后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“古发廷噶珊”。康熙《平定罗刹方略》卷1:顺治十七年(1660)“巴海大败之古法坛村”。即此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《北京条约》被俄割占。
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中。《徐霞客游记·游天台山日记(后)》: 崇祯五年 (1632) 三月十七日,“至寒风阙”,即此。
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崖上。系明代遗迹。有两处,均记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、洪熙、宣德年间在此造船及建龙王庙事。《明宣宗实录》卷90:宣德七年(1432)五月“比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
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在今浙江宁波市东北镇海区。领所五: 即舟山中中千户所、舟山中左千户所、 穿山后千户所、 霩守御千户所、 大嵩守御千户所。清废。明洪武二十
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北五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北宋置,属巩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境。后废。
在今江西樟树市东北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37临江府: 银嶂山 “在府 (治今临江镇) 东北七十里。其势峙立如屏嶂,且多白石,色如银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: 银嶂山 “或曰旧常产银,
即今湖北蒲圻市西四十里大罗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蒲圻县“蒲圻湖”条下:“大罗湖与龙坑、马蹄诸湖,皂潭、黄土潭诸水互相灌注,入于新店河。”
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内,位于南威岛西12海里。为一环礁。退潮时露出。中国渔民向称西头乙辛,因此礁在南沙群岛西部,且从南威岛来此罗盘上用乙辛方位,故名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拉德礁。1947年改称日积礁。
即仆千水。今四川邛崃市南之火井河及南河(邛崃河)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临邛县“有布仆水,从布仆来合文井江”。
一作乌沙克他拉。即今新疆和硕县东乌什塔拉回族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15:乌沙克塔勒“在哈喇沙尔城东二百一十五里。自辟展西行,入苏巴什塔克口,又西南行逾库木什、阿克玛塔克、额格尔齐塔克三百四十里至其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