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董
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古董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东南有古董。
即今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西南大樟乡古董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象州图:东南有古董。
东魏天平元年(534)改颍川郡置,治所在许昌县(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)。隋开皇初废。东魏天平元年(534年)析颍川郡置,治许昌县(今河南许昌市东北许田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
西汉置,属代郡。治所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。东汉为代郡治,东汉末废。晋复置。北魏为高柳郡治。治所即今山西阳高县。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以高柳邑置,治今山西省阳高县。为代郡西部都尉治。东汉为代郡治,东汉末省。北
在今陕西兴平市西,接武功县界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杨阜传》:“阜徙郡小槐里,百姓襁负而随之。”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渭水径(槐里)县之故城南。《汉书集注》:李奇谓之小槐里,县之西城也。”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
金贞祐四年(1216)升五台县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五台县。元属冀宁路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改为五台县。
①宋置,属厌次县。在今山东惠民县东南七十里黄河北岸。明置巡司,清裁。②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旧属天河县,明置土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泗洪县西北部,西与安徽省接壤、北与宿迁县为邻。面积114.6平方
南宋绍兴二十一年 (1151) 析临淮县置,属泗州。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西。金明昌六年(1195) 与盱胎县合并,并移治今盱眙县西北 (淮水北岸,今已沦入洪泽湖中)。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废入临淮
北宋太平兴国六年 (981) 置,治所在静戎县 (今河北徐水县)。景德元年 (1004) 改为安肃军。北宋置,治今河北省徐水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徐水县东部。景德元年(1004年)改为安肃军。
1935年1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宁羌县析置,治所在关口坝(今陕西宁强县南关口坝)。以纪念中共鄂豫皖军委副主席、红二十五军军长蔡申熙烈士而命名。同年3月红军长征后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5年1月由陕
北宋置,属南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南溪头场。(1)在安徽省歙县西北部。面积65平方千米。人口8000。镇人民政府驻溪头,人口820。因村舍建在小溪头上,故名。1949年北部属竦坑乡、中部属仁里乡、南部属
即今广东高州、化州二市境之鉴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6化州: 茂名水,“ 《元和郡县志》 云:在石龙县北二十步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化州: “又有陵水、罗水,俱自广西北流县流入,与茂名水合,至吴川县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