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鄯堡
即巴暖三川营。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巴暖三川营“在碾伯县东南。旧名古鄯堡……本朝设守备驻守”。
即巴暖三川营。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巴暖三川营“在碾伯县东南。旧名古鄯堡……本朝设守备驻守”。
即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:贵溪县南有冷水坑。1933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贵南县治此。
在今湖南临湘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岳州府临湘县: 黄荆港在 “县 (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) 南五十五里。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,北流经县东聂家市,会清江口入大江”。集镇名。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、龙泉河东岸
唐三受降城之一。景龙二年(708)朔方大总管张仁愿筑,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西南乌加河(古黄河)北岸。一说在杭锦后旗北乌加河北岸、狼山口南。开元初为黄河冲毁,十年(722)总管张说移于旧城东别建新城。乾
一名嘉渠口。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九年 (1272)九月,“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,获战船五十艘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泾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,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入射阳湖”。渭河最大支流。跨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区。《释名·释水》:“水直波曰泾。泾,径也
又名狄水河、七星沟。在今河北曲阳县西北,东南流经定州市南合古滱水。相当今孟良河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“滱水又东,右会长星沟,沟出上曲阳县西北长星渚。”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“长星沟”条引《旧府志》:“狄水河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置,为黄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北新洲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7黄冈县: “以县东黄冈为名。”大业初为永安郡治。唐为黄州治。中和五年 (885) 移治邾县故城南 (今湖北黄州市)。元为黄
①唐方镇名。浙江东道的简称。②南宋两浙东路的简称。(1)唐方镇名。见“浙江东道”。(2)路名。见“两浙东路”。(3)地区名。指浙江省钱塘江(古称浙江)东南地区。包括杭州市萧山区,以及绍兴、宁波、台州三
南齐置,属临漳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浦北县附近。梁、陈间废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建安县置,属灵州。治所在今宁夏陶乐县西南,黄河东岸。仁寿元年(601)改名灵武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建安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西南。属灵武郡。仁寿元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