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州路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吉州置,治所在庐陵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、万安间的赣江流域。元贞元年(1295)改名吉安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吉州为路,治庐陵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属江西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吉水、万安两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、永新等县地。元贞元年(1295年)改为吉安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)升吉州置,治所在庐陵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吉水、万安间的赣江流域。元贞元年(1295)改名吉安路。
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吉州为路,治庐陵县(今江西吉安市)。属江西行省。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吉水、万安两县间赣江流域及安福、永新等县地。元贞元年(1295年)改为吉安路。
在今广西西林县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西隆州西南有永静汛。有把总驻防。
在今河北赤城县龙关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卫: 洗马岭,“太宗北征次龙门,获北寇遗马二十余匹于洗马岭,即此处”。
即今湖北谷城县北北河。源出湖北房县东滴水岩,名八渡河。东北流至石花街,名古羊河。又东至谷城县东北折而南,会南河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汎水“东径汎阳县故城南。……又东流注于沔”。
即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南百节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重庆府巴县“白市铺马驿”条内:“百节马驿在府东南六十里。”
即腾川县。在今四川筠连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十四年 (1277),“诏谕泸州西南蛮王阿永、筠连、腾串等处诸蛮夷,使其来附”。即此。
本战国时蜀国之新都。西汉置县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都县东二里。一说在新都县西。西晋泰始二年 (266) 属新都郡。太康六年 (285) 复属广汉郡。《周书· 王谦传》: 大象二年 (580),谦以
即今湖南平江县东南四十六里献钟乡。《清一统志·岳州府二》 “回田市” 条下: “献钟市、义口市皆在 (平江) 县东永安乡。” 大革命时期罗纳川在此领导了有名的 “纸工运动”。
在今青海乐都县西湟水之北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德固砦: “南至渴驴岭一十里。”
①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贵屿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潮阳县:吉安镇“县西北七十里,地名贵屿村,有巡司”。②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大安乡。明属思恩县,于此置吉安镇巡司。(1)在重庆永川市西南部。面积25
清雍正二年(1724)置,属西宁府。治所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。乾隆九年(1744)移驻白塔城(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)。二十六年(1761)改置大通县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置,治今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