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里
亦作吉利。即今河北枣强县东二十二里吉利乡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枣强县:东有吉里。
亦作吉利。即今河北枣强县东二十二里吉利乡。清《畿辅舆地全图》枣强县:东有吉里。
亦称丰州亦剌真站、曳剌真站。元置,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太平庄乡白塔村。
①唐弘道元年(683)建,北宋大中祥符中赐名承天白鹤观。在今江西九江市庐山五老峰下。苏辙《白鹤观记》:“庐山峰峦之奇秀,岩穴之怪邃,泉树之茂美,为江南第一。白鹤观总奇秀、怪邃、茂美,复为庐山第一。”②
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中。寺在青沟,初名青沟禅院,清康熙十年 (1671) 由僧人智朴建。十七年 (1678) 康熙赐今名。智朴原为明末名将,清军入关后削发为僧,隐居于寺内,著有《盘山志》
即今广西凤山县西北乔音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东兰土州:“乔英墟水出州西北银腾隘,东南流,入水云洞,至州治北复出,经治西,至坡龙村,伏流数里, 又南出,复伏流入百色。”
即科尔沁右翼后旗。旗府驻地苏鄂公爷府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)。
在今安徽太和县东。《史记·吕太后本纪》:高后八年(前180),高后封张敖前姬之子“寿为乐昌侯”。即此。
亦作雅鸿桥。即今河北玉田县东南三十里鸦鸿桥镇。清时有河主簿驻此。民国时期与窝洛沽、林南仓为县中三大镇。
明宣德六年 (1431) 改武仙县置,属象州。治所即今广西武宣县。清属浔州府。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,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太平天国西王萧朝贵为本县人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、黔江流域。属来宾市。面积 17
元置,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石耶乡(石耶场)。明洪武八年(1375)改为石耶洞长官司。
或作元通山。即螺山。在今云南昆明市城内东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“元时山在北郭外一里许。明初扩城,始在城内。其岩曰盘坤、曰补陀罗,曲磴攀跻而上,有石兀然突出,曰明月石。出麓有二洞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