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川县
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三泉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桐川乡(党崾岘)。《元和志》卷3同川县:“因同川城为名。”北宋乾德二年(964)并入安化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三泉县置,治今甘肃省庆阳市西桐川驿。属庆州。北宋乾德二年(964年)废。
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三泉县置,属庆州。治所即今甘肃庆阳县西桐川乡(党崾岘)。《元和志》卷3同川县:“因同川城为名。”北宋乾德二年(964)并入安化县。
古县名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改三泉县置,治今甘肃省庆阳市西桐川驿。属庆州。北宋乾德二年(964年)废。
在今湖南临湘市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 “右历鸭兰㞦北, 江中山也”。 宋本 《寰宇记》卷113岳州巴陵县: 鸭栏矶,“ 《郡国志》 云,巴陵之地有鸭栏矶,即建昌侯孙虑作斗鸭栏于此,
即甲版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东大甲邦。乾隆 《皇清开国方略》 卷1: “ (丙戌年,秋七月),初尼堪外兰自嘉班奔明抚顺所,为明兵击逐不容入边。”即“甲版”。
即今云南腾冲县南半个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腾越州: 罗左冲山在 “州南六十里。上有镇夷关。山后即南甸宣抚司。悬岩峭壁,足为华夷之限。《滇略》 谓之半个山。界限华戎,北寒南暑,迥然各天”。
在今江苏镇江市北江南河入江口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丹徒县: “开元二十二年,刺史齐澣以州北隔江,舟行绕瓜步,回远六十里,多风涛,乃于京口埭下直趋渡江二十里开伊娄河。”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江南河入江口。用
在今四川米易县境。唐樊绰 《云南志》 卷7: “诺睑川有锡山,出锡。”
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兴元初,“(朱)泚遣张光晟将兵五千屯九曲,去东渭桥十余里”。
清属定海县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南海中虾峙岛。
在今湖南溆浦县东二十里。明《寰宇通志》卷57辰州府:红旗洞“五代马希范遣兵收武陵诸蛮至此,见洞中红旗隐隐,遂屯兵于上”。
①亦作析阳郡。北魏置,属析州 (淅州)。治所在西析阳县 (今河南西峡县)。北周改西析阳县为中乡县。辖境相当今河南西峡县地。隋开皇初废。②隋大业初改淅州置,治所在南乡县 (今河南淅川县南丹江水库内)。辖
清道光二十七年(1847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北巴小图泉东岸。见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33《武备志·兵事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