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溪
在今浙江德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后溪“在县治(今武康镇)东北。自县北三里乌回山下,汇众山之水,东流出新溪,注于前溪”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后溪“在县治(今武康镇)东北。自县北三里乌回山下,汇众山之水,东流出新溪,注于前溪”。
①传说为夏都。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附近。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禹避舜之子于阳城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颍川郡阳翟县注引《世本》称:“禹都阳城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注引《汲冢书》亦称:“禹都阳城。”《
又作妥家、妥布吉谿。在今西藏南木林县东南土布加。“托布甲”,藏语意为得胜。
1943年由都兰县西南香日德、宗家、巴隆等旗辖地析置,驻香德 (今青海都兰县)。1943年由都兰县析置,治今青海省都兰县香日德镇。1946年撤销,并入都兰县。
在今山西朔州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朔州:安众塞“在州北。唐会昌三年,回鹘乌介可汗犯塞,振武节度使刘沔与天德将石雄出云州,走马邑,抵安众塞,遇敌与战,败之”。
即今辽宁瓦房店市西羊官堡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杨官堡“在复州西南三十里”。
亦作威振堡。明置,属宁夏前卫。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威镇堡。《清一统志·宁夏府二》: 威镇堡 “本朝初设把总,嘉庆十五年改设外委。东北有边墙一道,即北长城也。下有东西二闇门,为汉夷互市处”。
清置,即今甘肃永登县东南七十里红城镇。后废。
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一里吴憾山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德清县: “唐李光弼将辛孜于此筑城,击平朱覃、姚廷诸贼,名将军城。吴越复筑此城屯戍,名曰奉国城。”
①三国吴改汉平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境吴平、门楼一带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废入宜春县。②隋开皇中改新渝县置,属袁州。治所在今江西新余县南。大业八年(612)复改新喻县,移治今新余县西
清宣统三年 (1911) 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在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。后属西康省川边道。“硕督”,藏语意为险岔口、税官岔口。旧县名。清宣统三年(1910年)置硕般多理事官。1913年改置硕督县,治硕般多